阿塞拜疆共和国是最早响应并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参与大量的相关投资活动。2024年4月,阿塞拜疆共和国驻华大使布尼亚德·胡赛诺夫形容新时期中阿各领域关系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可贵之处是在“搭建桥梁而非筑墙”,彰显了当前全球发展所需的合作与开放的精神;该倡议的重要意义不仅体现在经贸方面,更为不同国家和文明搭建了交流平台。
贾汉吉尔·哈吉耶夫
【人物卡片】
贾汉吉尔·哈吉耶夫历任阿塞拜疆国家行政学院教科文组织联系中心主任、国家行政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阿塞拜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创新和战略规划司副司长,于2019年出任阿塞拜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全国联合会主席。
为进一步探究中阿两国在教科文领域的广泛合作前景,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会长杜永军访阿期间对阿塞拜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全国联合会(简称“全国联合会”)主席贾汉吉尔·哈吉耶夫进行了专访。
秉承可持续发展倡议,成立全国联合会
问:请您介绍一下全国联合会的机构性质、部门组成及其承担的工作职能。
答:在此之前,我想先简单介绍一下阿塞拜疆与中国的关系。阿中交往历史悠久,友谊源远流长。中国是最先承认阿塞拜疆独立并与之建交的国家之一。1992年4月2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馆的开馆,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94年3月,阿塞拜疆共和国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访华,双方签署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塞拜疆共和国友好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等8个文件,正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领域建立友好关系。这次访问也为阿中友好合作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前,阿利耶夫总统奉行独立自主、多元平衡的外交政策,阿中关系健康蓬勃发展。据2024年上半年官方统计数据,中国一度成为阿塞拜疆最大的进口来源国,这更加彰显了阿中关系的生机与活力。
全国联合会是在阿塞拜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支持下,于2019年成立的NGO组织。为更好地在不同国家、地区和国际层面采取具体行动,并在广大公众、特别是年轻人群体中推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简称“教科文组织”)的理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WFUCA)于1981年7月成立。在教科文组织和WFUCA相关理念的引领下,阿塞拜疆第一个教科文组织俱乐部于我国国家行政学院正式成立,当时就由我来负责一些具体工作。此后,我国其他高等院校陆续成立了不同形式的教科文组织俱乐部。2019年,这些俱乐部成员在国家支持下正式倡议成立全国联合会。
受疫情影响,全国联合会的活动曾一度停滞,直到2023年恢复运营,并通过了国家政府部门的正式注册。同年,我们在韩国首尔举行的WFUCA第十届世界大会上正式加入WFUCA,成为其会员单位,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同人们一起传播教科文组织的理念,致力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现。
为保障全国联合会的有效运作,我们成立了相对健全的组织架构,下设公共关系部、人力资源部、会员协调部、志愿者关系部、项目管理部等多个执行部门。目前,全国联合会的主要职能是:制定组织的总体战略及行动目标、协调教科文组织在阿塞拜疆的活动、组织俱乐部成员实施各种项目、评估各个俱乐部成员的活动效益,以及根据教科文组织的章程和理想,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技、文化活动,推动国内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问:请问全国联合会通过何种领导架构来确保其职能的顺利执行?
答:首先,全国联合会的主要领导机构是理事会,其成员包括各政府部门负责人、教育机构负责人,以及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任命的联合会主席。理事会下设秘书处,负责领导各部门总体执行理事会的决议。理事会通常每6个月召开一次会议,主要探讨发展理念、制定战略方针、批准活动计划、听取活动报告、决定重大项目、确定未来目标等。
其次,全国联合会的活动经费通过多种渠道募资筹取,其中还有一部分来自企业社会责任奉献金。除此之外,阿塞拜疆政府也会向包括全国联合会在内的各个非政府组织提供财政支持。为此,我国成立了阿塞拜疆共和国青年基金会和国家支持的非政府组织机构预算部门,向非政府组织提供资金支持以实施各种项目。
最后,我想特别指出的是,每个俱乐部都得到了其所在大、中、小学的全力支持与参与,各方均在相关活动中受益匪浅。
策划优质项目,助推社会发展
问:全国联合会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方面有哪些具体工作思路、重点计划和成果?
答:自成立之初,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就一直是全国联合会的首要任务,我们正积极努力为这一目标作出贡献。
目前,我们正围绕包容性教育和环境保护开发适当的项目。发展包容性教育,首先要转变人们的认识和态度。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实施“一起跨界(Crossing Borders Together)”项目。该项目将健康儿童和残疾儿童团结在一支队伍中,通过体育运动和比赛的方式,加深人们对“包容”的理解,改变人们对残疾儿童的态度。该项目得到了民众的积极响应,以及我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教育部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支持。我们正计划多实施一些类似的项目,以转变和提高人们对于未来一代的理解和尊重。
在环境保护方面,我们计划实施一个研究项目,通过调查人们使用塑料袋的原因,倡议民众逐渐减少对塑料袋的使用。同时,我们还开展了环境保护教育项目、倡议减少对水资源浪费和为农村地区家庭提供垃圾分类指导等活动,引导我国民众树立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有序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2025年11月11日-22日,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将在我国首都巴库召开,我们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在气候行动方面贡献积极力量,并确保成千上万前来巴库的访客能够享受到最佳的体验和热情款待。
总体来说,我们的工作正经历一个从初创到形成的时期,目前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实施具有国家特色和地方意义的项目,如包容性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等;二是与WFUCA覆盖的89个国家的成员单位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与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互学互鉴,进一步提升活动质量和项目实施水平。
以教科文领域合作为基础,助力中阿多领域合作结硕果
问:作为全国联合会主席,您对中国与阿塞拜疆之间的合作前景有何评价?
答:首先,我注意到阿中关系的蓬勃健康发展反映在所有合作领域中。
目前,我们与中国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Gansu UNESCO Association)建立了非常亲密友好的合作关系。2024年4月17日,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内容涵盖教育合作、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同年5月29日,我们召开了阿塞拜疆巴库与中国甘肃共建“培黎工坊”的线上会议,共同探索两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双方探讨建设的“培黎工坊”涵盖了开设符合现代需求的新专业、师生交流和进修、文献著作翻译、双方互访和经验交流等多方面工作。与此同时,我们正努力促进双方农业领域的大学建立联系,策划人工智能联合教育培训项目,开展文化交流项目,帮助想要在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阿塞拜疆青年申请赴中国留学,等等。
下一步,我希望以同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的合作为基础,进一步扩大与中国其他省份的合作。正如胡赛诺夫先生所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世人所共知,在风能、太阳能和电动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愿意与其他国家分享成果,这再次表明了中国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中国企业正以投资者、建设者和运营者的身份参与到阿塞拜疆绿色能源转型的过程中。中国不仅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还乐于将这些高质量的产品和成果分享给全世界。在疫情期间,中国慷慨分享了疫苗和其他重要的抗疫物资,帮助许多国家渡过难关。
如今,全球正处于绿色能源转型的关键时刻,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各国合作,助力其绿色能源转型目标的实现,这一举措值得赞赏,这种开放的合作态度值得欢迎。
因此,我们愿意以教科文领域的广泛合作,助推两国构建起“不设限”的多领域伙伴关系。我们期待这种合作很快会结出硕果,造福两国人民。(作者宋光潇系阿塞拜疆巴库国立大学博士研究生,杜永军系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会长,倪好系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伟系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党支部书记)
来源:《神州学人》(2025年第9期)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