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梁丹 胡若晗)9月12日,由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主办,北京大学协办的“2024年度百所高校后勤服务软实力动态竞争力指数”(以下简称“指数”)在北京大学举行。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会长刘建平、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二级巡视员于洋,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田福元,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董志勇,北京林业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谢学文出席会议。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后勤研究院院长牛维麟主持发布会。
董志勇表示,后勤服务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软实力”直接影响着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他表示,北京大学已经形成覆盖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校园建设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刘建平指出,卓越的高等教育,必然呼唤与之相匹配的高质量后勤保障体系。他强调,指数的价值,重在应用,关键在转化。于洋充分肯定了协会后勤研究院自成立以来聚焦教育后勤中心工作,围绕引领教育后勤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开展一系列开创性、奠基性、基础性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牛维麟表示,未来的指数发布固定为每年的9月12日,发布地点选择在高校举行。
课题组执行负责人、后勤研究院副院长曾繁文介绍,研究院组织专业力量按照“代表性、可比性、探索性”的总体原则,通过专家研讨、获取整理大数据、开展问卷调研等的方式,对百所高校(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31所各地具有代表性高校)后勤服务方向、服务能力、服务手段、服务效果等方面的数据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基于“理念引导力、效能推动力、整合传播力、服务创新力”四个维度构建了“百所高校后勤服务动态竞争力评价体系”并测度计算出了“2024年度百所高校后勤服务动态竞争力指数”。
据了解,协会后勤研究院自主开发了数据聚合流程,能够实现各类互联网公开数据,包含各高校后勤部门自办平台数据、社交媒体数据、全网情感数据、媒体报道等数据的全面覆盖。在历年持续研究的基础上,将4年来持续积累的数据转化为参考指标,通过调和算法,适当应用到每年“指数”的最终计算和排名中,以动态化视角观察分析各校近年来在教育后勤工作的实效,体现“动态竞争力”的研究特色。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