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任朝霞)“我们所处的是怎样的时代?”“我们身处的上海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我们的学校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近日,上海大学党委书记吴坚勇为1.2万余名2025级本硕博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引导学生在成长的新起点“锚定时代坐标,勇担强国大任”。
吴坚勇勉励同学们,一是要立大志,把握“小我”与“大我”的关系。要在各领域践行报国使命,用奋斗的青春回答好时代之问。二是要强本领,把握“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他鼓励同学们面向真实世界的需求开展创新探索,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三是要敢担当,把握“成才”与“成人”的关系。他希望同学们努力成为一个心灵美好、人格健全、德才兼备的“全面的人”。
这堂课上,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上海大学冶金工程教师团队)成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玄伟东讲述了自己的奋斗故事:他和团队一起用十年磨一剑的坚守诠释“中国智造”。面对国外技术封锁,团队首创随型控温、缺陷控制等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历经数万次试验,实现叶片技术三代跨越。他鼓励同学们要敢于“做梦”,更要勇于“追梦”,要珍惜“挫败”,要相信“团队”,告别“孤勇”。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上海大学“无人艇”教师团队)核心成员、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谢少荣以铿锵誓言开启课程。从精确执行海上任务到集群智能协同,从海洋权益维护到南极海域探测,团队用科技之光照亮蓝色疆域。谢少荣鼓励新生自觉将学业追求融入强国的伟大实践,成为更优秀的强国大任担当者。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