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武文君 通讯员 高媛)9月28日下午,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办的北京市中小学家长导师制实践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在海淀区教科院培英未来实验小学举行。北京各区德育研究部门领导、示范校、实验校领导、德育负责人及专家代表50多人参会,共话家校协同共育新思路、新路径。
区级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成员研讨育人难题场景再现。学校供图
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培英未来实验小学书记祝莉娟、德育主任方瑞详述学校作为首批试点校的探索历程:两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师研修实现全体班主任全覆盖,班主任教师持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沙龙、家长接待日,一对一咨询等服务惠及全校家长和学生,架起一座家校智慧沟通、同心同频共育之桥。
场景再现展示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区级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成员现场研讨育人难题,家长沙龙聚焦育儿困惑互动交流,家长沙龙伙伴式沟通现场呈现,班主任通过家长接待日实景模拟展现精准指导实操过程。三个场景分别再现了学校日常工作中学校主导赋能家庭教育的生动场景。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澜波指出,家长导师制是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从法律条文走向落地实践的关键载体,家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协同支持,而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更需在其中发挥主导引领作用。
培英未来实验小学积极响应这一理念,构建起 “学校主导、社区赋能” 的家庭教育协同网络格局。尤其在深挖社区资源潜力方面成效显著,最终实现家校社三方同频共振、和谐共生的育人新局面,为家庭教育生态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颁牌仪式上,主办方向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培英未来实验小学颁发“家长导师制”示范校牌匾,同时,向各区推荐的37所中小学代表颁发实验校牌匾,旨在更全面深入地推进家长导师制,实现首都德育的场效应。
活动现场。学校供图
该项目总负责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表示,学生健康成长是一个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家校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构成了育人的 “双螺旋” 关系与合力 ——三者相互支撑、协同共进,共同为学生成长赋能。
作为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相关要求的重要举措,本项目通过总结交流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英未来实验小学联合开展的“家长导师制”示范性探索经验,系统提炼学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的实践成果,不仅为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家校共育体系提供实践支撑,更助力家校合育效能进一步提升。未来将持续深化探索,不断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北京经验与范式,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