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河北乐亭:巧借本土资源深耕实践育人

发布时间:2025-10-13 作者:周洪松 曹建国 卢彩凤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周洪松 通讯员 曹建国 卢彩凤)“在校园百草园种紫苏、做香囊,比课本知识学习更生动,做起来很有意思。”近日,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新寨镇三村小学的中医药文化实践课上,孩子们的话道出了该县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实效。

近年来,乐亭县以劳动教育为抓手,立足县域特色,巧借本土资源搭建多元实践平台,并整合“农耕、海洋、非遗”三类资源,构建“实践育人+文化传承+特色创建”教育模式,为农村教育注入新活力。

乐亭微信图片_20251013094532_4_616.jpg

古河乡古河中心小学学生在展示扎染和蜡染的手工作品。刘强 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县农村学校让课堂延伸至田间、海边与文化场馆。庞各庄小学依托马各庄村农耕文化展室,将《悯农》诵读与古老农具参观相结合,让学生触摸农耕文明;姜各庄镇董庄小学利用当地渔业资源,带领学生将废弃浮漂制成二十四节气灯笼,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海洋文化与环保知识;闫各庄中心幼儿园打造沉浸式场景,把茶艺礼仪、书画创作融入日常,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

乐亭微信图片_20251013094516_3_616.jpg

闫各庄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进行茶艺表演。曹建国 摄

该县各农村学校还充分赋予学生主动权,让他们成为活动主角。大相各庄幼儿园将闲置边角地改造成自然游戏场,教师退居幕后,由幼儿自主设计探索;古河中心小学开设扎染、蜡染非遗课程,学生从图案设计到动手制作全程参与,在指尖创作中厚植文化认同。同时,该县建立劳动积分、成长档案、成果展示等科学评价机制,全方位记录学生实践收获。

据统计,目前乐亭县农村学校已打造特色实践课程42门,建成中医药百草园、农耕文化展室、非遗工坊等实践基地38个,惠及学生1.2万余人,学生实践参与率达100%。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