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苏勤 通讯员 赵旭)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公布2025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名单,内蒙古包头市凭借多年深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及结果应用的扎实基础与创新实践,成功入选Ⅰ类实验区。
包头市自2018年起在全自治区率先全域推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持续监测德育、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心理健康9个学科领域学业质量水平、教师教学行为和区域学校教学管理影响等162类指标发展状况,以全面客观的监测数据为优化教育决策、服务改进教育教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让监测结果“活”起来,离不开科学的顶层设计和高效的执行体系。包头市以“市县校”三级联动为抓手,把监测结果应用融入教育发展全链条,以“系统化设计”激活应用效能。
包头市将监测结果应用纳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任务,出台《包头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制度》等政策文件,构建“五个推进”监测工作组织机制和“三位一体,六环联动”监测结果应用模式,通过“市级统筹、县域主导、学校主体”的路径,将监测结果应用研究成果融入教育治理、教学改进、学生成长的全链条创新。
包头市教育局打出“靶向施策+方法融合+成果转化”组合拳,针对监测中发现的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出台《包头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工作方案》等,明确每日校内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通过创新大课间、丰富赛事等方式让孩子们“动起来”。建立监测结果应用“五步法”,引导旗县区和学校以“小课题、小案例”为切口,把数据研究延伸到课堂教学、学校管理中。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