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相曼)近日,2025年北京地区高校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内涵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举办。活动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联合主办,北京纳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研讨会旨在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号召,搭建开放、共享的北京地区高校交流协作平台,汇聚智慧、凝聚共识,应对专业数智化转型中的共性挑战。
会议采用“主题报告+专题研讨”模式,东南大学教务处处长陆金钰教授、天津大学教务处处长何芳教授、同济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吴志军教授、河北工业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张小俊教授等专家,围绕各自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成果及实践案例进行了精彩分享。北京工业大学张永哲教授、北京邮电大学苏菲教授,分别围绕“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北工大实践”“AI赋能创新人才培养的北邮实践”作了主题报告。
专题研讨环节,北京地区20余家高校教务处负责人,围绕数字化赋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等数智化能力建设实践经验与挑战进行研讨,交流当前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适配失衡、动态调整机制亟待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滞后等问题,展示了北京高校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积极探索。
纳人公司联合创始人李瑛作“AI专用模型助力专业内涵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主办方有关人员表示,要持续搭建平台,交流经验、凝聚共识,深化校企合作,提升课堂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领域更多应用场景,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