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云南省文山市:从营养升级到透明监督 守护学生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25-11-18 作者:王富云 李配亮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富云 记者 李配亮) 清晨七点半,云南省文山市第二幼儿园的厨房里飘出阵阵香气。大班小朋友李苏芯的餐盘里,金黄黏稠的玉米粥搭配着卤鸡蛋、小馒头和三样开胃小菜。午餐时分,清炒时蔬的脆嫩与红烧排骨的鲜香交织在空气中。“每天的饭菜都不一样,又营养又好吃!”中班小朋友吴梓溪一边品尝一边称赞。

这温馨的用餐场景,是文山市校园餐专项整改成效的生动缩影。一场关乎下一代健康、牵动千家万户的校园餐饮变革,正在这里悄然推进。

面对校园餐营养不均衡的普遍难题,文山市率先制定并严格执行新餐标,用量化指标确保每一餐的营养价值。新标准对早餐提出明确要求:佐料不少于3种,兼顾口味多样性与营养均衡;中晚餐则全面推行“两荤两素”标准配置,既保证蛋白质摄入,又注重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补充。这一标准从制度层面杜绝了“重口味、轻营养”的餐饮误区。

如今,文山市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已实现新餐标全覆盖。科学的营养理念不再停留在纸面,而是融入师生的日常饮食,成为校园生活的基本保障。

“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差异化的菜谱。”参与全市学校食堂菜谱评比的专家介绍,“幼儿园讲究软烂易消化,小学注重色彩搭配,中学则侧重能量供给。”

针对学生反映的“菜品重复、口味单一”问题,文山市创新推行菜谱评比机制,以“科学搭配、年龄适配”为原则,推动各学校实现精准配餐。

各校统一制定“月度周期菜谱”,详细标注菜品配料、营养构成和搭配逻辑,形成完整的营养追踪体系。菜谱评比结果直接纳入学校年度考核,激发了各校钻研营养学的积极性。

“通过手机就能看到孩子学校的后厨操作,每个环节都清清楚楚,这样的透明度让我们特别踏实。”学生家长刘先生展示着教育体育局平台上的食堂直播视频。

为消除家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文山市构建了“家校社”三方协同的监督网络,将校园餐饮管理置于阳光之下。各学校通过自拍短视频,真实记录从食材采购、加工制作到餐具消毒的全流程。这些视频经审核后在官方平台展示,让家长实现“云端监督”。

“校园食品安全是校长的第一责任。我每天必到食堂检查,这已成为工作常态。”文山市第三中学校长许贤说。为确保整改成效常态化,文山市建立了“校长负责、专项推进、全局督导”的三级责任体系,实现全过程闭环管理。

各校成立食堂管理专项小组,强化校长第一责任人制度,严格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通过台账检查、现场走访和师生访谈“三结合”的督导方式,对管理不力的学校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

据介绍,文山市始终坚持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推进校园食品安全治理。目前,全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持续完善,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显著提升,校园食品抽检覆盖率保持100%。

文山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陈红云指出,通过建立可量化、可参与、可监督、可追溯的管理模式,文山市守护了师生的饮食健康。

“政府统筹、学校主责、家校协同、社会监督”的综合治理体系,让“校园餐”既有安全底线,又有民生温度。截至目前,文山市已连续多年实现重大校园食品安全事件“零发生”,这份温暖的民生答卷,正默默守护着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