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协作共享 画好家校社协同育人同心圆——

第五届京师家庭教育论坛在广东珠海举办

发布时间:2025-11-18 作者:郑翅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郑翅)11月16日,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期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联合主办,广东珠海市教育局承办的第五届京师家庭教育论坛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本届论坛以“协作共享 画好家校社协同育人同心圆”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教科研机构、家庭教育指导及协同部门人员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教师及家长代表等家校社协同育人相关人员近300人参会,共同围绕家校社协同育人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工作目标,分享研究和实践成果,探讨未来协同育人工作发展方向。

论坛开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刘长旭在致辞中指出,家校社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北京师范大学将持续致力于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强化专业支撑与资源整合,为协同育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边玉芳致辞指出京师家庭教育论坛始终致力于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搭建高质量的交流平台,有效促进各方经验的分享与智慧的碰撞,积极为探索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发展路径提供有力支撑。

在主旨报告环节,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傅国亮系统阐述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根本任务与政策框架,强调要坚持政府统筹、创新协同育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明确学校主导,并通过建机构、建制度等方式构建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中国教育学会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吴重涵以“从教育到‘历育’”为题,提出家校社协同育人本质上是“生态位童年”的重建,要打通家庭内外、校内校外的教育空间,不断为改善和丰富儿童的生活和生命经历提供资源和制度保障。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心理学科建设负责人、文理学院心理系主任伍新春聚焦“医教协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指出医教协同的核心是“互补与共促”,倡导通过人才培养协同、医教科研协同、多部门协同拓展等路径,形成共建共享的心育共同体,提升儿童青少年心理素养。

边玉芳在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学校、家庭、社会多种因素息息相关结合全国各地的优秀案例讲解家校社三方如何协同发力,共同改善孩子的教育生态,重塑孩子的童年生活,促进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素质的提升,共同为孩子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当天下午的经验交流环节,来自广东、重庆、上海、北京、湖南的五位区域代表和学校代表分享了各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的创新实践与典型经验,展示了地方在区域统筹、机制建设、数字赋能、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圆桌对话环节则以“教联体建设中的挑战与对策”为主题,高校学者、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协同部门、学校及家长代表共同参与,就当前协同育人实践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未来方向展开了热烈讨论。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