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陈明)近日,由中国儿童中心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联合主办的全国妇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童成长”项目总结交流活动在浙江省嘉兴市举办。
在整合前期项目经验基础上,2024—2025年,全国妇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开展了“童成长”项目,旨在形成一套完善的积极养育家长服务模式与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及可复制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参加项目地区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江苏省昆山市、浙江省嘉兴市、江西省赣州市、山东省威海市、云南省玉溪市等8个省份12个市州。
该模式从儿童保护视角出发,基于国际成熟的理论框架开发形成了8个单元活动,以系列主题家长工作坊形式,依托社区、学校、幼儿园、图书馆等渠道开展。项目成果《智慧家长与积极养育——亲职教育服务手册》已正式出版。中国儿童中心(科研部)作为国家级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全面统筹各项目点工作的管理与执行。
中国儿童中心副主任杨彩霞表示,“童成长”项目取得了扎实成效,为推动项目持续深化,一是要深入理解儿童保护视角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的价值和意义,积极思考可行路径;二是要系统构建实施机制化的本土路径,并推动其有机嵌入地方治理体系;三是要凝练可复制的模式与方法,不断拓宽推广应用范围。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儿童保护处处长朵拉表示,“童成长”项目在中国落地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球儿童保护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同时她呼吁各方共同推动积极养育项目的规模化、制度化和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妇联副主席俞国娟充分肯定了“童成长”项目在嘉兴落地以来,将先进理念与浙江特色有效融合,有序推进项目所取得的成绩。
嘉兴市副市长周连昆表示,嘉兴自承接“童成长”项目以来,已精准服务家庭1320余户。嘉兴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童成长”项目建设,拓展跨区域交流合作,完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机制,为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会上,中国儿童中心总结了“童成长”项目的实践与成效,提炼了项目核心的有效措施,并着重阐释了项目在儿童保护与家庭建设、服务模式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赋能等层面的多元价值彰显,为后续项目可持续发展及复制推广提供参考。浙江省嘉兴市、江苏省昆山市、重庆市巴南区、青海省西宁市、江西省赣州市等分别就各自的地方特色经验进行了分享交流。参与项目的妇联干部、项目骨干及家长、儿童代表等从不同角色和角度分享了自身的收获与成长。
相关专家为项目学员进行了专业授课,学员也结合本地实际,就项目的深化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培训班学员还赴嘉兴市党群服务中心、嘉兴市实验小学、七星街道湘城社区进行了实地观摩学习,交流“童成长”项目在不同基层阵地实施的具体经验。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