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尚紫荆)2025年金秋时节,湖北又一次迎来科技丰收季。在全国新产生的两院院士中,唐辉明、刘泉声、何舜平、张锦岚、刘正猷、赵书红、肖明清、姜卫平、尹周平、鲁军勇等湖北11位科学家成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的7人榜上有名,一名外籍院士诞生于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高校新增7名院士分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唐辉明、刘正猷、尹周平,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乔治·霍夫曼,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泉声、赵书红、姜卫平。
1955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学部,一批最杰出的科学家入选学部委员。1993年,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我国又成立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评选制度正式形成,此后每两年增选一次。据了解,包括今年新当选的两院院士,目前,湖北两院院士数量突破90人,总量在全国位居前列。
今年,湖北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重点围绕创新体系“怎么构建”、创新活力“怎么释放”、创新生态“怎么营造”三大问题,推出24条具体措施。
这种机制让市场牵引力与政府助推力实现同频共振,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在院士们的带领下,“十四五”期间,湖北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存储芯片、车规芯片、超大功率激光器、航母电磁弹射、量子科技、稻米造血等一批科创成果遍地开花。湖北的高新技术企业从“十四五”初的1万家增加到3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超5倍。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