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玉琪 王贺翔 记者 庞珂)“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不在于是否能成功找到一份工作,而在于唤醒学生理性分析自己和社会的意识,并拥有面对变化调整自己的能力。”11月23日,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河南省赛课程教学赛道决赛现场,河南中医药大学参赛教师许渝铭的话引发众多参赛选手的共鸣。
11月22日至23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河南省赛课程教学赛道决赛在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成功举办。来自全省高校的43个高教组教学团队和58个职教组教学团队,共计101支队伍、600余名教师汇聚一堂,同台竞技。
“自2006年以来,河南已连续举办八届省级职业规划大赛,累计吸引近400万名师生参与。”河南省教育厅学生工作处处长李班介绍。今年,为进一步检验课程建设整体水平、凝聚发展合力,课程赛道赛制持续“加码升级”,创新采用团队模式,从“个人秀”走向“团体赛”。
参赛方式创新的背后是河南省教育厅对高校生涯教育课程体系的持续深耕。近年来,河南先后出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指南》《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指南》,开发了第四版省级统编教材,构建覆盖全学段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今年参赛教师的教学展示不单单是个人的输出,而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职业、在互动中建构认知。”高教组评委指出。在决赛现场,不少教师跳出传统讲授模式,将企业真实项目、行业典型案例融入教学环节,通过AI模拟、情景构建、项目式学习等方式,营造“未出校门,先临职场”的学习体验。
“我能从一名普通辅导员成长为就业指导骨干教师,站在省赛舞台上,离不开系统的培训和明确的职称晋升通道。”来自豫北医学院的参赛教师娄冰琼感慨道。近年来,河南通过组织实施“骨干教师引领计划”“辅导员培育计划”等分层培训机制,年均培训超3000人次。同时推动137所高校设立就业指导专业职称序列,累计培育中高级职称教师541人。这支不断壮大的“就业指导豫军”,正成为推动河南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也为百万学子从“学业有成”迈向“就业有路”铺设坚实桥梁。
“我们办赛的初衷,不仅仅为了决出优胜,更重要的是打造一个共建共享的教学生态圈,让优秀的教学范式能够流动起来,激发全省高校生涯教育的‘一池春水’。”李班表示。
这种“育人生态”正在持续“发酵”。观摩过现场后,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带队教师许建国表示:“我们不仅派了参赛队,更派来了‘取经团’。大赛就像一个高密度的‘资源萃取器’,让我们快速找到了自身课程建设的短板与对标方向。”
“课程教学赛道是检验教学效果的‘试金石’,更是提升就业指导质量的‘主战场’。我们将充分发挥大赛的‘指挥棒’作用,发现一批‘金课’,锻造一批‘强师’,探索一条‘新路’,真正推动我省的职业生涯教育实现从‘有’到‘优’的跨越。”河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