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借助“空中课堂”等信息化手段构建有温度的学习空间、改变学习资源供给、再造教与学流程,为学生提供最适切的支持与帮助,是需要区域教育主政者深度思考的问题。
构建有温度的学习空间。我们采取区域统筹与学校自主选择相结合的策略,针对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学生发展需求,我们出台了《2020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方案》,提出了“空中课堂”具体实施意见。
我们依托国家、省、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人人通”空间,遴选 CCtalk、希沃云课堂等在线直播互动工具,构建了高度还原真实的课堂场景,为用好“空中课堂”做好运行储备。区教育局设计提供了电视+QQ/微信+电话、直播平台+QQ/微信+电话、实时互动教育平台+人人通平台+APP三种学习空间,为广大师生提供多种选择。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校个性化选择适合本校学情与学习需求的在线教学工具,确保在线教学活动安全有序、务实高效。
改变学习资源供给。我们充分整合各方资源,构建“行政推动、多方联动、共建共享”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新机制,加强区域、大学区、学校等部门的合作力度,扩大和优化区域学习资源,满足师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区域层面着力于优质数字化资源汇聚与推送。以国家、省、市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采取“内研外引、优选优化”的策略,整合省、市、区优质网络课程资源,为师生搭建并推送适应学习的平台与资源,满足师生日常教学与学习的需要。
大学区层面着力于优质教师资源建设与共享。培训、教研、电教三方合力建立区域引领机制,发挥各级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实现名师资源最大化。目前,名师公益讲堂已成为一种教学常态,辐射全区各学段、各学科。
学校层面鼓励教师带头重构与自主开发课程,助推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教师按学习任务要求自主开发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微课程。全区教师疫情期间自主开发生命、法治、健康、爱国主义等学科上万个微课程,助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再造教与学流程。教与学的流程再造决定“空中课堂”的实效,教师的信息素养决定“空中课堂”的质量,我们打出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一套“组合拳”,助力教与学流程的再造。
全员技能培训。充分发挥“汽车e栈”学习共同体作用,采取学用结合策略,实施全覆盖、菜单式入校培训,促进教师技术素养与学科素养双提升。疫情初期,教师边接受培训边向学生开设“空中课堂”,一批教师得到锻炼并脱颖而出,为用好“空中课堂”做好了素养储备。
注重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区域教研部门的引领作用,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的顺利实施,针对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等20 个学科的特点制定《汽开区在线教学指导意见和考核标准》,让“空中课堂”有法可循,既增强教学指导的实效性,又引导教师努力向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新常态迈进。在推进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主体作用,构建以学科为单位的执教共同体,激发了兴趣,提高了效益。
目前,全区中小学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一校一特色、一科一特色、一段一特色”的“空中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层层垒高,步步为赢”的区域信息化特色,重构了区域教育生态。
《中国教师报》2020年05月27日第15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