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红色思政”入脑入心

发布时间:2021-06-22 作者:李铁成 来源:中国教师报

结合小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们在道德与法治课之外,通过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统一和多样、自主和集体、讲授和讨论、体验和分享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思政课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方式,让学生搜集整理、亲自参与、实践体验、分享讲解、讨论碰撞,激发学生在思政课上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我们进行了如下探索:

开展“党史学习”讨论课。讨论课是西工区探索的一种全新课型。2021年3月15日,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共上“党史学习”讨论课,教师提前布置“红色党史故事”学习主题,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查阅课外资料、询问家长或长辈等先行自主学习。课上学生把自主学习到的内容在组内交流,然后再由本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分享。学生在分享过程中,学校的乐团队员身穿红军服,演奏《十送红军》《游击之歌》等红色歌曲进行配合助兴,让课堂充满“文艺范儿”,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党史的兴趣。

观看“半条被子的故事”。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调研时到汝城县沙洲村徐解秀老人家的报道后,学校组织学生对“半条被子的故事”进行学习,29个班级同时围绕这一故事开展讨论。课堂上,学生观看了相关视频,了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1934年11月,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有3 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观看视频后,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感受。有学生分享道:革命先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牺牲了一切,我们一定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向他们致敬。

一个个革命先烈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党领导红军战士向死而生浴血奋战的结果,一定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从小事做起,从小立志,长大做社会的栋梁。

云课堂背后的学教翻转。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思政课也搬到了线上。我们给学生布置了一系列资料搜集和课件制作任务。让学生转身成为小老师,通过充分“备课”,在线上进行展示分享,真正实现了学教翻转。

比如四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学生邱雨轩精心准备,寻找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寻梦天下粮仓》的袁隆平专题片,有水稻种植过程的视频,有抗疫期间国人在家衣食无忧的新闻报道等。其他学生也主动参与,积极回应连麦,还有课堂小结当堂检测,与线下课堂一样。学生对线上软件的操作也很熟练,出乎教师意料。

这样的思政课,其学习的意义在于整个过程是学生参与的过程,通过自主学习课本内容,上网搜索材料,自己编辑整理,梳理制作PPT,打开钉钉直播进行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处理,与其他学生的回应互动,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产生兴趣的同时,体悟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学校通过多种形式,潜移默化把红色种子种在幼小心田,红色基因植入到血液之中,一点一滴帮助小学生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唐宫西路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1年06月23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