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记者手记

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

发布时间:2021-09-14 作者:宋 鸽 来源:中国教师报

“淄博市最美教师”、山东省先进工作者……这些是淄博第一中学副校长李涛获得的荣誉,而他此刻接受采访的身份,是退休教师牛超的学生。

1983年,李涛考入淄博第一中学,牛超是他的高三班主任。那时,学生学业压力大,思想经常出现波动,牛超总是能够及时捕捉到这些情绪,主动与学生谈心交流。令李涛印象深刻的是一次意外受伤,牛超连夜把他送往医院,第二天仍赶回学校上课。李涛养伤期间,牛超与爱人经常接他回家吃饭、补习,疏导他的情绪。

1990年重回母校,李涛成为恩师牛超的同事。无论是教学还是生活,牛超都像当年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李涛。“虽然牛老师已退休多年,但他对我的影响是终身的,一直支持着我的成长。”

“牛老师重视的不只是我们的学习成绩,更多的是我们的心理健康与多方面发展。”李涛成为教师后,一直把谈话谈心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原则,“只有了解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如今,李涛在学校成立了“谈心工作坊”,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1997年,在距离高考还有3个月的关键时期,为了做一个“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李涛连续一个月每天到他家里做耐心细致的沟通交流,最终使这个学生克服了心理障碍,顺利参加高考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学生曲莎莎2003年考入清华大学,现在已经留校任教。当时,曲莎莎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即使在高三阶段,每天的午饭和晚饭也只有一个馒头和五毛钱的大锅菜。李涛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悄悄给曲莎莎订了牛奶,每天一袋。“耐心细致、勤勤恳恳,把每一个孩子放在心上”,牛超这样评价学生兼同事李涛。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而学生的行为又是教师审视自己行为的一面“镜子”。从学生身上,牛超也学习到许多。

优秀的学生还有许多,他们各自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奋努力。节假日给牛超发一个短信、打一个电话,春节到家里坐一坐,师生一起回忆校园岁月,学生说:“与牛老师在一起,我们永远是孩子,我们的记忆永在,时光也不会老去。”

《中国教师报》2021年09月15日第10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