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悦读·话题

问学于儿童

发布时间:2022-11-01 作者:时珠平 来源:中国教师报

《还学习本来的样子:潘文彬儿童问学课堂十讲》是特级教师潘文彬的新作,呈现了他多年探索和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所思所行。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一位教育者热爱儿童、尊重儿童、认识儿童、发现儿童、成就儿童的执着信念,也可看到一位语文教师将学科特点与个人风格融合后的理性表达、实践创新。

潘文彬在日常教学和教研中非常重视儿童之“问”,他认为语文学习活动与学生的问题有着天然的关系,教师应该把“问”的精神与“问”的形式、方法、效果等结合起来,让问题更好地激发、促进和深化儿童的学习。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提出了“儿童问学课堂”的概念。作者在书中对这一课堂教学范式的提问方法、提问策略、问学支架、“任务群”的研究深度和力度,以及对“什么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有价值的”等涉及教育本体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的问题给出了相当多的范例,这些都令我印象深刻。

阅读这本书,启发了我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儿童问学课堂”首先是“儿童”,然后才是“课堂”。对儿童的热爱和对学科育人的关注洋溢全书,但作者对“问题的来源”不保守、不激进,他认为“儿童问学课堂”中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儿童,但教师的提问也有其重要价值,只是对问题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准应来自儿童,即问题的选择是否有助于儿童更好地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展开学习,是否有助于儿童获得更好的发展。我认为,作者的研究和实践为一线教师开辟了一条通往语文核心素养的蹊径——以问启思,以问促学,以学生问,问学相生。

全书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和实践系统,作者用自己的课例带读者走进“儿童问学课堂”。书中所列课例以实录的形式将儿童问学的过程一一呈现,再加上多位教育专家精准到位的评析,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让读者看到小学语文课堂该有的样子、学习本来的样子。

“儿童问学课堂”怎样还学习本来的样子?读者在本书的每一章都能发现“照亮”这个主题的亮光。从“儿童问学课堂”的立意,到如何把儿童问学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再到构建“儿童问学课堂”的目的论,作者娓娓道来。从课堂教学改革角度看,“儿童问学课堂”重建了课堂生态,发挥了学科育人的功能;从儿童发展角度看,“儿童问学课堂”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让儿童获得强大的自塑力量。

此外,该书全面展示了“儿童问学课堂”的内涵、目的、方法、路径、支架等具体教学样态。在一个个鲜活的课例中,儿童的问题产生及知识的获得体现出一种可预见的偶然性。在我看来,这种学习过程中即兴生成的问题所表现出的偶然性,才是儿童生命与学习生活的真实邂逅。当然,课堂教学可能会因为这种无计划、不刻意而产生一些不完美,但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作者用简洁的文字描述了自己的实践和相关理论。阅读时我总能被深深吸引,主动与作者、与课例中的学生、与点评专家互动,进而在互动过程中清晰还原“儿童问学课堂”的样貌。从这个角度看,阅读这本书可以帮助教师深化对“教”与“学”的认识和理解,获得一种“自塑”的力量。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2年11月02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