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我心血来潮,想通过自我训练挑战一次全程马拉松比赛。经过艰苦的训练,最终我以3小时33分的成绩完成目标。经过马拉松比赛淬炼的我,拥有了不同的时间观,变得淡定从容、斗志昂扬,教育生涯也变得丰富多彩。
马拉松比赛教给我:时间是可以累积的。第一次动念头跑马拉松的时候,我只跑过几次10公里,心想那就先跑15公里看看。虽然只多跑5公里,过程却非常艰难。不过随着跑量的累积,我能跑下来的距离越来越长。跑马拉松,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通过时间的累积,如滚雪球般前进,最终顺利完成。
你的时间花在哪里,成果就在哪里。如果苦恼于自己的教学,可以反思一下备课、磨课的时间足够多吗?班里的问题学生让人头痛,我们是否花了足够多的时间来做个案研究?当我们苦恼时,不妨静下心,“日拱一卒”地前进。
马拉松比赛教给我:时间是可以“折叠”的。长距离慢跑动辄要一两个小时,时间一长难免无聊,一开始我会听音乐,后来改听音频节目、新书介绍、广播节目等。有时听进去了,我都忘了自己在跑步。就这样,我边跑步边听音频,健身健脑两不误。
我习惯晨跑,一般早上5点多起床。起床后我开始慢跑半小时,然后洗漱吃早饭,之后还能从容去上早自习,或者去班级转一转。慢慢地,我发现早起带来的好处——每天无形中延长了好几个小时,可以做许多事情。
其实,时间是可以高效利用的。比如,课间时我会起身去教室转转,跟学生聊聊天,同时也照看一下教室的秩序。而我也通过这个举动让久坐的自己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还能及时关注学生的状态并作出回应。再比如,早自习时,在收好作业督促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我也开始阅读随身带的书。这既是给学生最好的示范,也是充分利用时间进行自我提升。
马拉松比赛教给我:时间是可以赋予意义的。马拉松的训练是艰苦的,会遇到许多考验,我都努力见招拆招。下雨了没地方跑步,我便在室内篮球馆绕圈跑。身体磨红肿了,抹上凡士林继续跑。是什么动力支撑我?来自我给这次挑战赋予的意义:一是快40岁了,想给自己一份独特的“生日礼物”;二是我带的美术班正在备战统考,我想用行动说明:任何看似不可能的目标,都有可能一步步接近并完成。
也许是受我的影响,有的学生也对马拉松产生了兴趣,与我交流长跑的心得,我们还相约一起跑步。有个喜爱长跑的女生上大学后参加当地的跑团活动,后来还给我发来挑战马拉松成功的照片,我能感受到她的快乐。
人生本来没有意义,是人赋予它意义。跑马拉松也好,时间管理也好,意义在于你如何看待。法国哲学家帕斯卡曾说:“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如果我们赋予时间以意义,给予它不平凡的价值与内涵,或许也能创造精彩的人生。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温州外国语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2年12月28日第9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