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教师交流轮岗要突出“刚柔并济”

发布时间:2023-01-03 作者:严星林 来源:中国教师报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最重要资源。2021年8月25日,在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教育“双减”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宣布将大面积、大比例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由此交流轮岗成为当时北京教育发展的高频词。如何更好发挥交流轮岗作用,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坚持“政策刚性”。教师交流轮岗最终目标是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区域教育质量。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交流轮岗尤其是优秀干部教师的全职轮岗势在必行。全职轮岗是指干部教师的交流必须调动人事关系或者变更原有工作地点和对象,交流轮岗时间至少3年。这对于接收校来说才利于交流轮岗教师融入学校,产生归属感,带动教师团队发展。

北京市海淀区在2022年9月全面铺开全职轮岗,其中包括不同法人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轮岗以及同一法人学校不同校区之间的交流轮岗。不同法人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轮岗以调动人事关系为主;同法人学校不同校区之间的教师交流轮岗,如果教师跟着年级变动,实际上教的学生没有变化,这种情况不算交流轮岗,要满足变更工作地点和变更工作对象两个因素才算同一法人不同校区的交流轮岗。这样的“硬性流动”让教师交流轮岗走深走实。

坚持因地制宜。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有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区域特点,在教师交流轮岗的刚性基础上,因地制宜推进“柔性交流”非常重要。教师交流轮岗不应仅仅出于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目的,还要着力于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接收校带去新的教育思想与方法,以优秀教师促进学校教学变革,促进高质量教育发展。如海淀区借助“双师课堂”“跨校联合教研”“名师讲堂”等发挥软性轮岗的作用,效果良好。

众所周知,学校教研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而教研活动的质量往往取决于学校优秀教师的团队引领作用。优质学校不仅聚集了一批优秀教师,也形成了理念先进、效果突出的教研机制。跨校联合教研是海淀区开展教师交流轮岗的一个重要内容,过程中要做好人员学科、时间进度、主题内容、路径形式的四个对接,以此保障跨校联合教研效果。

名师是学校宝贵的资源,除了发挥名师在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方面的作用外,如何让名师在更大范围内直接作用于学生?这也是海淀区在教师交流轮岗中着力探索的一个主题。海淀区着力探索优秀交流轮岗教师在课后辅导中的作用,将地理位置相近的学校结对,借助距离优势,探索如何借助优秀教师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如有的学校采取“名师讲堂”的形式,聘请优质学校教师在课后服务时间为学生集中进行答疑指导,满足学生家长对学业辅导的需求。

坚持问题导向。教师交流轮岗不是“削峰填谷”,而是要借助交流轮岗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如何发挥派出校教师作用与满足流入校发展需求,是实现教师精准交流轮岗的核心。海淀区积极探索基于教师优质服务属性的精准交流轮岗。如两所小学结对后,双方校领导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挖掘双方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优势,采取“一三五”模式推进教师精准交流轮岗。“一”,即一个工程,双方在1—6年级开展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整本书阅读”“大单元教学”专项研究;“三”,即建立三个工作室,选择三位在某个领域有特长的教师建立3个工作室,并给予赋权;“五”,即实现五个特色课堂的共享,如借助一所学校的数学好玩、思维课堂、小组合作、版画教学、信息技术教学作为特色课堂,采取“双师课堂”等形式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坚持按需轮岗。海淀区开发了教师交流轮岗网络管理平台,完善全区教师基本数据,实现以绩查人、以效查人。同时,借助政策杠杆加强统筹力度,精准分析学科队伍结构,将激励、奖励和相应的约束性措施传达给每一位教师。在启动交流轮岗后,海淀区教委围绕“学生感受怎么样”“教师发展状况怎么样”“家长感受怎么样”等问题,对学校开展交流轮岗的效果进行评价,综合评价结果后进一步制定和细化系列配套措施,将教师交流轮岗与薪酬待遇、职称评定、骨干评选、职务晋升、专业培训等举措挂钩,激发教师参与交流轮岗内驱力。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师报》2023年01月04日第1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