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2023年,《中国教师报》迎来创刊20周年。20年来,许多读者、朋友与我们一路同行,陪着我们一起成长、守望。回首来时路,“同行”二字是最闪亮的关键词。我们特别开辟“同行20年”栏目,请这些年来一路同行的朋友,写下他们与中国教师报的故事。
————————————————
我与中国教师报有着真挚、深厚的情谊。这样的情谊是在约稿、写稿过程中慢慢长出来的。每次约稿、写稿,都有一个简短而又值得回忆的故事。我将故事称作“80后的相遇”,因为中国教师报聚集着一批年轻人,我也自称是“80后”。这是年轻人之间的对话,生长出年轻的品格与精神。
中国教师报的年轻人极富办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显现出生命力与活力。他们常常会给我一些选题,而每一个选题指引着我去思考教育改革方向。我常常感觉到中国教师报的报人有一根根敏感的神经,触摸着时代的脉搏,汇聚成一首教师之歌:“为教师说话,让教师说话,说教师的话。”
敏感的神经与教育改革融成一个个活泼泼的有机体,发出改革的呼唤,回响着时代的节拍,为教师搭建起眺望的平台。而这一切,又都与时间联系在一起。
记得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教师报编辑给我发来信息,希望我写写我在祖国怀抱里与时代共成长的故事,这一选题一下子把我拉回到童年时代,然后从童年时代到青年时代,从学生时代到教师时代,从行政岗位到教科研部门,从浓密的青丝到满头银发……犹如学者所说,我在“时间里注册”,每一次变化都是一篇“生活日记”。这次约稿像是一粒火种,点燃了我的思绪,让镶嵌在时间褶皱里的生命光彩焕发出来。于是我写下了两篇文章,其中一篇是《追随时代,写出自己的地平线报告》,让文章闪亮起来的是编辑拟的小标题:“母校照亮了我的心灵”“螺丝钉也有个性”“地平线永远在闪光”“生活本身就是机遇”,一份地平线报告正是由一段人生故事编织出来的时代“彩缎”。另一篇是《我们走在大路上:一个人记忆中的时代印记》,三首主题歌串起了时代的发展,我写道:只有将小我融入大我,才会让生命澎湃。我一直想写写自己的过往、个人的历史,是中国教师报给了我机会,激活了我的历史沉淀,以“主题曲”向祖国致敬,向时代汇报。
中国教师报似乎活跃着时间变量,变量既有过去性,又有未来性。中等师范教育是我国教育史上灿烂的一页,当年的中师生,今天已成为教育的栋梁之材。2022年10月12日,中国教师报编辑给我发来信息:成老师,您是否有过中师学习的经历?今年是我国中等师范教育开办120年,我们做了一个“回望中师”策划,您可否就“一代中师生的芳华”这一主题写一篇文章,回顾您当年在中师学习的经历与收获?我毫不犹豫地说:我是中师生,我写!何时交?我以最快的速度写成,因为那段中师生的生活一直在心里激荡,中师教育培植了我的教师基因。我写的回忆文章是《年轻可“独贫”,绝不是穷》。文中我写道:师范学习的三年,让我懂得了坚强,懂得了与艰苦博弈的精神价值,为我打上了为人、为师极为重要的信念底色,永远与祖国同甘共苦。
时间是有箭头的,当然,时间箭头永远向前。中国教师报是把握时间箭头的“人”,也激励我去追寻那飞速的箭头,顺着箭头发现新的目标、看到新的风景。“成老师,我们计划在年底推出一期课改20年特刊,想邀请您写一篇站在20年节点上展望课改未来发展趋势的文章,不知您有没有时间?”与前面几次不同,这次我未能及时回复。“成老师,上次向您约稿,不知您有没有空写一写,没关系,看您的时间,您太忙就下回再向您约。”“我一直记着呢!”“成老师,稿子的事没有关系的,我们下次再麻烦你,不想让您太累。”我怎能因为太忙而掉在“时间的陷阱”里,而不去抓住“时间的箭头”?我当然以最快的速度写成。编辑朋友给我把题目改成“课改的箭头射向哪里”,改得相当有冲击力,引发不少思考。时间的箭头因为课改的主题而产生的意义,中国教师报的这根神经是相当敏锐的,让时间生出方向、生出意义、生出质量。
大概是上个月,中国教师报策划了关于儿童哲学教育的文章,他们与我知己知彼,可以说是心心相印。知道我比较关注儿童哲学,约我写一篇,但是我把时间搞错了,过了时间未能及时刊出,编辑老师又不好意思催我。后来我给他们发了一条致歉的信息,并说以后“要不客气地提醒我”,像是老朋友间的聊天。这次写作让我学习并思考儿童哲学及其教育内涵。我的概括是,“儿童哲学:在一个追求真理的共同体中工作”。这是时间错位中思想的淬炼,挺有意义。
时间的变量,时代的神经,思想的高地,是我与中国教师报的情谊主题。谢谢中国教师报,祝20年生日好!
(作者系原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
《中国教师报》2023年05月10日第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