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首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周在官渡区第一中学正式启动。作为官渡区首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周,5天的时间里,除了业界大咖的专题讲座外,还有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常态课展示及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案例研究等,为广大中小学师生带来一份“心理营养大餐”。
而在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上,海沧区芸景实验小学教师洪明华为学生带来《爱要大声说出来》一课。学生观看《妈妈难为》后展开讨论,学会换位思考。最后通过情境演练,让学生大胆说出对父母的爱。
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方式,呈现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缩影。
纵观全国各地,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程度的差异,不同区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深度、广度也存在差异。但实践证明,行动越早的地区掌握的数据信息、活动开展、队伍培养愈发精准、多元、系统,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当一项工作上升为国家意志时,自上而下的行政助推能引发地方的重视和关注,但自下而上的一线探索才能生发活力,为国家政策的落地落细探出新路。通过对不同区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研究,可以形成以下共识。
早谋划早受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成长环境的变化,影响学生心理的因素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提前研判,做好科学谋划,防患于未然。浙江省2001年率先在国内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全面推进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5年组建50人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参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重大决策咨询。这些探索性、引领性的举措再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优化,逐渐形成区域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案例。当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到国家政策层面时,因为早谋划早探索,浙江省就显得从容有底气。
出真招见实效。区域整体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许多困难,这是事实,但一定不是裹足不前的借口。只有结合区情校情生情,因地制宜出真招才能解决心理健康的现实问题。如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为解决心理健康教育重干预轻预防、重个体轻群体的问题,各学校不断健全心理健康辅导与咨询的值班、预约、转介、重点反馈等制度,所有学校均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通过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网络咨询等形式,向学生提供系统、专业、及时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只有把学生健康成长放在心上,敢于探索,现实中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合众智成品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协同多方力量形成合力,一方面解决师资不足、专业有待提升的问题,另一方面发挥社会各部门的优势,取长补短,形成各司其职、美美与共的氛围,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网。如江苏省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中,延续往年的“宣讲周”“展播周”“体验周”“交流周”四大主题周设计。其中“体验周”通过网络直播形式引导青少年参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学校心理辅导室等心理健康服务场所;“交流周”期间将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调研、心理健康辅导骨干人员大培训,还将推出心理健康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小程序“父母成绩单”等。通过调动社会各部门的参与,形成区域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品牌活动,既落实了国家政策,又创生出区域样本。
《中国教师报》2023年06月21日第15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