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暑期·计划

任务驱动式“读—思—写”

发布时间:2023-06-27 作者:韩 东 来源:中国教师报

经过一学期的紧张与繁忙,炎炎夏日中迎来了暑假,这是一年中最长的“假期”,我们该怎样度过呢?

多读书、读好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书籍,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开阔了我们的思路,使我们在充足的精神养分中不断延展人生的深度和厚度。作为承载“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教师,更应该是读书的倡导者、先行者、力行者。

不过,往往我们认为暑假有大把时间读书,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坚持读完一本书对于成年人来说有多难。为了让自己静下心来读书,保持持久的阅读动力,我在全市小学教研群里组织读书分享活动,与同伴一起阅读、思考、分享。记得几年前暑假,我在群里发布了一条消息:“开卷有益”几乎是所有人耳熟能详的成语,但工作、生活……忙不胜忙。假期开始了,我们的心终于可以放松下来。暑假正是长时间精心阅读的好时候,清凉的早晨、安静的午后、惬意的晚上,都可以慢慢品味心仪已久的好书。大家行动起来吧,今年暑假至少读四本书,开展四次读书分享会,并把读书心得发布出来,希望大家共同参与,期待您的声音。

“召集书”发出去,覆水难收,自己也只好“硬着头皮”读起来。这个方法非常有效,每当我读了几页渐感“乏味”时,潜意识会警告我:一定要认真读下去,你还要把读书心得分享给别人呢。就这样,一页、两页、三页……一本、两本、三本……从起初的抗拒到接受再到着迷,我逐渐开始转变阅读态度,一个假期读了整整12本书。

读书改变了思想,打开了格局,我不再自以为是地坚持自己的固有观点;读书丰富了大脑,增长了见识,我看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读书解决了困惑,消除了烦恼,让我有了更加明确的前进方向。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只读书而不思考终究难有大作为。日常,我们忙忙碌碌,很少有思考的时间,即使忙里偷闲,也只是支离破碎的感悟,很难进行深度思考。暑假则不同,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梳理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可当我想对工作进行反思时,却发现因远离教学现场而满脑空空如也。

读书分享让我有了反思的源泉。因为要分享,所以要精读。在精读的过程中,有时会因某种观点产生共鸣,想到自己教学中也是如此,但没有书中所说的深刻,顿时感到内心开阔了许多;有时会为某种观点所吸引,恰逢自己教学中存在这些问题而不知如何解决,终于找到了答案;有时会为某种观点而疑惑,真的如书上所说吗?有了一种强烈的实践探究欲望。总之,读书使我的内心沉静下来,读书让我有了思考,这种思考使我走进了自己的内心世界,直面那一段段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意蕴丰富的教学现场,带来一种灵魂深处的洗礼。

阅读与思考,是不是就此结束了呢?显然不是,此时的思考虽有见地,但只是处于零散、琐碎的状态,就像散落在各处的珍珠,每一颗都很耀眼,但是散乱、碎片化。我们有必要把珍珠串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编织一条“珍珠链”,此时写作的意义也就凸显出来了。

写作对于普通教师来说很难,大多数教师常以没时间为借口而不愿意写,长期下去也就出现了不会写的情况。暑假有整块的时间,非常有利于写作,特别是我需要“开展读书分享会,并把读书心得发布出来”,这就促使自己一定要写出来。这种读书心得的撰写恰好解决了上述写作的难题,一是读书分享是群体行为,心得的写作需要大家共同参与,这样可以彼此激励;二是读书思考后的写作是有料的写作,有话可写;三是读书心得形式有多种,可以是摘录式,可以是提纲式,可以是评论式,也可以是感想式,多元的形式让写作更有趣。基于此,我的写作变得简单有趣多了。

这就是我的暑假生活,任务驱动式的读书分享与心得展示,让我不断“读—思—写”。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淮北市第三实验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3年06月28日第8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