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照进心灵的那束光

发布时间:2023-09-04 作者:何春奎 来源:中国教师报

人的名字与其性格、个性似乎有着天然的正相关。一次在楼顶纳凉,我望着星空发呆,父亲忽然很正式地对我说:“奎儿,你可以自己改名字。”我不知道父亲的意图,现在想来应该是“奎”与天上的星宿有关,每天呆呆望着星星的我性格死板、不善交流。然而,奎星又是掌管文脉的,父亲又很矛盾——既希望我改善性格,又期望我读书成才。

就是这样一个呆板少年,却有幸被朱老师的那束光照亮着、温暖着。朱老师名文刚,富有文气、为人刚直,这是我根据他名字做的一番理解。

我与朱老师相遇在37年前的那个9月。朱老师师范毕业分配到乡村,教我们班的语文,斯斯文文,讲课很有节奏。他的板书规整美观,作业本上每条批语都一丝不苟。数年前整理老屋,意外发现上学时的作业本,每个字都写得工工整整,虽然稚嫩但有棱有角,那一定是受了朱老师的影响。我曾一度怀疑上面的字迹是不是出自我手,因为毕业后我的字反而变得轻浮又潦草起来。

那时下午的课外活动有一个半小时,同学之间互相“串门”成了风气。一次,一个同学邀请我们去他家取东西,没想到走着走着玩兴上来了,回到学校时已经快到晚自习时间了。校长把我们拦在校门口,警告我们明天要处分。我们吓坏了,有人甚至啜泣起来。朱老师从寝室出来,轻声细语地问明情况,让我们先回到教室学习。第二天班主任只是批评了我们一番,他说“朱老师可是向校长下了保证的”。

朱老师的寝室就在校门旁,原来是个杂物间,小得只能放一张床、一套桌凳,腾挪的空间很少,但朱老师永远将屋子收拾得整整齐齐、井井有条。回到寝室,朱老师便端坐在方凳上,备课、读书、批改作业、练习书法。有时午饭时间,我端着饭盒路过朱老师寝室,透着玻璃就能望见他用功的背影。

一次上学途中,后面传来自行车的铃声和招呼声,同行伙伴对我说“有人叫你”。回头一看,朱老师骑着自行车,微笑着招呼我,说顺路带我去学校。在一阵羡慕的眼光中,我跳上后座,坐着朱老师的自行车风一样地到了学校。现在都觉得奇怪,坑洼的土马路上,为何一点都感觉不到颠簸呢?

有时也莫名于为什么朱老师对我这么好——我第一次看到朱老师穿着一双灰黄的凉鞋站在讲台上时,就觉得他很和蔼、帅气;我的成绩从班级中下游跻身到前四名,我知道这离不开朱老师的鼓励;学校不让朱老师教语文,改让他教地理后,朱老师噙泪解释的无措模样,让偶然看到的我感觉无助和心痛……

后来,区中学缺少美术教师,有书法、绘画特长的朱老师被调去了。校门口的寝室空了起来,每每经过那里,我都会望上一望,但只见到蛛网横陈。

初中毕业,我考入家人期望的中师。一次经过区中学,想起好久不见的朱老师,几经打听终于在一间小青瓦房里见到了他。那时,朱老师正挥汗如雨地练习书法,听说我考上了中师,瘦削的脸上满是笑容。“你站上了一个新台阶。”他语重心长地叮嘱我,“千万不要被别人的一些言语所左右,学习方面一刻也不能放松。”

区中学一别,我与朱老师再没有见面,只是听说他调进了县城中学,然后是省城一所中学。几年前,无意间网络搜索,得知朱老师已经举办了多场书法、美术作品展,在省城艺术界很是出名。我师范毕业后,也试着走上了朱老师曾经走过的路,探索那条属于自己的教育道路。

朱老师只教过我一年多,但照进少年心中的那缕亮光,却足以温暖我的一生。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西充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

《中国教师报》2023年09月06日第1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