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等职业学校教数学,面临的主要困惑,是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低下甚至排斥和厌弃数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错误地认为数学在今后的就业中“派不上什么用场”,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轻视厌烦情绪,这是中职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最大障碍。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我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多地“触摸”数学,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发掘当地鲜活的乡土资源,将其植入应用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扭转“数学无用论”的错误观念。
案例一 体验茶厂经理
我校位于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这里地处楚天名茶第一乡,是中国宜红茶的品牌发源地。全县拥有大大小小200多家宜红茶厂,茶产业年销售量达到13.8亿元。我告诉学生,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实现数学模块化管理是茶厂精准盈利的关键。对成本控制和运行核算一窍不通的人,很难把控投入与产出的性价比,从而实现经营利润的最大化。我让学生代入茶厂经理的身份,尽可能详尽地列举出影响茶厂运行的基本要素,诸如厂房建筑、设备添置、技术引进、鲜叶收购、技师工资、产品包装、品牌推广、工商规费、税收上缴等。之后,我带领学生走访了县内几家大型茶厂,与茶叶经理近距离接触,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摸清诸多必不可少的投入性元素,关注茶叶的产出成本和销售价格、销售总量、销售利润等,让学生思考经理需要对哪些投入因素进行优选、压缩和总控,需要怎样根据市场行情调整鲜叶收购价格,并计算如何将茶叶销售价格和销售总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度”,才能保持盈利。通过这样的个例解剖和比较性研究,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也促使学生对自己将来最有可能就业的门类进行前置性考量,写出不少有见地的调研报告。
案例二 体验工程造价师
为迎接湖北省农民运动会和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学校启动标准足球场项目工程建设。我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把数学课堂直接搬到了工地上,将工程中标总价告诉学生,指导他们以工程造价师的身份,研究成本要素控制的数学方法,探讨承包商应该在哪些环节上“合理精算”与“适度节省”,才可以既保证工程质量又能降低工程造价,从而实现盈利。这样的数学问题探讨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瞄准学生未来最有可能的就业方向,做到未雨绸缪,具有现身说法、提前介入的意义。学生们在做这些数学功课时,似乎在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而学习,再也没有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枯燥乏味感,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案例三 体验连锁酒店CEO
刘伟是我校的优秀毕业生,他在全国主要旅游城市投资开办了数十家民族特色连锁酒店。作为从职业学校走出去的成功人士,他成为学弟学妹眼中的励志人物。我让学生代入这位师兄的CEO身份,研究连锁酒店投入与产出的核心要素,引导他们通过数学计算深入了解这一行业。我通过个人渠道获得的连锁酒店的经营数据,让学生研究与此密切关联的数学应用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经营、完善服务和成本总控的数学策略。这样的教学实践,超出教材范围,带着明确的探究性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学生投身其间兴味盎然,认为整个学习过程就是在为自己今后的就业做准备,从而彻底摆脱被老师逼着学习数学的被动局面。
将地方特色元素引入数学课堂,突破了校园围墙的拘囿,把数学更好地融入乡土,融入生活,让数学学科更容易被学生所认同与悦纳。
适度的教学延伸,不仅是对学生科学探究素质的培养,也为学生学好教材内容起到夯实、拓展和促进作用,更为学生将来直面职场打好基础。这样的课程延伸,不仅切实可行,而且大有可为。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中国教师报》2023年10月25日第14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