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做一名会“加减乘除”的老师

发布时间:2023-10-31 作者:王迎春 来源:中国教师报

教育是慢的艺术,它原本应朴素安静。但在社会关注度、家长期待值日益提高而资讯又趋于扁平化的信息时代,学校的“围墙”被拆除,在无形的攀比中,更多人追求当下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赶超追逐中,形式多阵仗大,教师却常感虚空。

如何破解“内卷”困境,作为教师个体来说,读书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以我的个人教育和阅读经验来说,做会“加减乘除”的阅读教师,可以实现教育的自由与理想。

有效联结,做“加法”。教育是对人的塑造,只有教师心灵富足、丰盈、完整才能与教育对象发生真正有效的联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教师有了完整的“1”,教育才有其他千姿百态。

读书,是与自己也是与他人进行对话,是认识自我、理解他人、发现世界的过程。教育的开始,应该从教师对自我的认知开始。我是谁?我要做怎样的教师?我能不能一天比一天更好?通过阅读,教师对这些问题有明晰的答案,心中便多了一份自由和笃定,课堂会变得更好。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联结他们的心。孩子的喜欢,会为教师赋能,为教师增添新的动力。

高能高效,做“减法”。近年来,为教师“减负”的呼声和文件越来越多,这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导向,而作为教师个体,做一个“高能”“高效”的教师,可以实现自我解救,从杂事堆里抽身出来。

《小王子》中说“本质的东西是看不见的”。充满动力,具有能量感的教师善于抓住事物本质,会思考洞察,不同的事分轻重缓急来做,花不同精力来做。指向学生成长、教学发展的事,拼尽全力用心做。事务性工作合理统筹,用最少的智慧应对,减少抱怨,完成就好。阅读让教师打开格局,看得“清”,也看得“明”。把那些有真正意义的事做出价值,心灵才能获得能量。

除了“高能”,还要“高效”。教师如果不能凭借专业素养控制时间成本,就会陷入低效消耗的“泥潭”。

一次常规巡视,我发现两位年轻教师在与一个三年级孩子谈心,师生都不愉快,各自赌气。细细询问,纠结点在一个不重要的细节处。如果多读一些儿童心理学的书,走进儿童了解孩子,沟通就会顺畅有效。我推荐河合隼雄的《孩子的宇宙》《孩子与学校》给两位教师读,读过之后,他们觉得走进儿童世界才能更好地与孩子对话。“减负”是节约时间,妙招是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深度工作,做“乘法”。育人是一个整体,深入做好一件事,就能一举多得,连同相关的许多事一起做好。不论一项活动的策划还是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一门课程的开发,我们要融入自己的思考,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完成,合理制定目标,做好过程动态管理,抓住事物的本质、核心和关键,就能牵住“牛鼻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深度工作,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比如现在学校的各项赛事,教师疲于应付,轰轰烈烈之后好似什么也没有留下。拿班级合唱比赛来说,班级一般会在服装、道具上下足功夫,尤其是大学校之间的竞争更激烈。静下来思考,声音才是合唱的关键。而好声音的打造和训练由音乐教师素养决定。所以,班级合唱比赛的目标应该首先设定为:通过比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然后才是班级文化凝聚力的培养。有了好的导向,工作才顺畅且充满意义。

杨自伍编译的《教育,让人成为人》,张祖庆的《教育可以不同——让教育多一种可能》等充满哲思的教育书籍,能让教师分辨明晰,让教育焕发更多魅力。

重返童年,做“除法”。童年只有一次,但是在儿童文学的世界里,我们却可以“有意重获童年”,重返“自由儿童”的状态,恢复儿童与生俱来的天赋。

对于教师来说,可贵之处在于可以与天真烂漫的孩子在一起,我们可以经由儿童的眼睛看世界,获得教育的灵感。多读经典儿童文学是一种非常好的亲近儿童的方式。读《我和小姐姐克拉拉》,你会被这对世界上想法最多行动力最强的姐弟弄得哭笑不得,读彭学军老师的《塔顶上的狗》,你会了解一个儿童渴望成长的迫切愿望能赋予他们多大的动力。

在这些可爱伟大又清新有趣的作品里,你能重返童年,将自己归零,那些儿童与生俱来的天赋能让你灵动轻盈,你会感觉全身都散发着光,朝向教育理想之门,欢欣雀跃地迈进。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周南梅溪湖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3年11月01日第8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