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东省幼小衔接实验区单位,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实验幼儿园切实发挥试点园的重要作用,不断推进“幼小衔接实验区”的深入实践。幼儿阶段对于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极为重要,幼小衔接并非仅是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任务,更需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全面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劳动能力、语言和情绪管理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巨野县实验幼儿园重视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幼儿较快适应小学生活和规律作息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精心组织每日活动,让幼儿自己叠被、自己穿衣、勤洗手、多喝水;组织角色扮演游戏。部分幼儿扮演教师或家长,幼儿之间互相督促,自觉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今日事今日毕、守时且不拖沓的良好习惯;共建家园合作共育机制。幼儿回家之后,家长积极配合实验幼儿园,促使孩子养成自主穿衣叠被、规律作息等良好生活习惯,锻炼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帮助幼儿升入小学之后进行自我管理和服务。
重视劳动教育,培养幼儿劳动能力。巨野县实验幼儿园注重幼儿劳动教育,通过举办各种劳动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幼儿的劳动能力。幼儿园教师积极开展“小小值日生”活动,提升孩子的劳动意识,培养其初步的责任感。在种植园中,幼儿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收获地瓜,并逐渐明白只有付出劳动才能有所收获,由此尊重劳动并爱上劳动,为其上小学之后积极参与各种劳动教育活动奠定基础,以此促进幼小衔接。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巨野县实验幼儿园极为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各班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通过游戏、故事绘本、谈话、视频等形式,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呵护心灵,你我同行”的良好氛围,及时洞察并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帮助幼儿调节自身情绪。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学习需求,通过谈话等不同的情绪疏解形式,围绕心理健康疏导和情绪调节等主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幼儿能够科学、合理、放松地表达自身情绪。教师为幼儿提供缓解不良情绪的办法,使得幼儿尽可能保持稳定的情绪,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能够做到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他人。同时,借助《再见,坏脾气》《我的情绪小怪兽》等绘本故事,引导幼儿深入了解小学生活,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有助于幼儿更快地适应小学环境,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加强教师教研培训,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在园长刘雪品的带领下,巨野县实验幼儿园积极开展“云端相聚”线上学习活动,组织幼儿教师听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燕、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胡华分享的《把种子埋进土里:兼谈幼儿园、社区与公共生活》《“遇见”幼儿教师的现实困境与突破》等内容;幼儿园还开展“推门听课”活动,以悦纳、开放的心态对待每一位教师,让教师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提升教研理论高度、实践厚度、思想深度,带给幼儿更多的精神食粮。教师还专门针对幼儿大脑发育展开教研并得出结论:运动能够磨炼幼儿的意志,促进身体的良好发育,对于幼儿德智美等方面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于是,教师积极组织沙水游戏,提前将幼儿分为不同小组,让幼儿在沙水区参与到挖水库、搭水渠、引水等环节当中,借助沙水区投放低结构游戏材料的方式,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发展多元思维,提高幼儿问题解决能力。巨野县实验幼儿园注重幼儿多元思维的培养,这也是幼儿进入小学阶段必备的学习能力之一。多元思维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幼儿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还有利于幼儿进入小学后参与各学科学习。教师在大班教学中尤为关注幼儿多元思维的发展情况,尤其是灵活、开放的思维,组织幼儿参与创编故事的活动,由教师讲述故事内容,幼儿进行改编或续编,以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幼儿理解和复述内容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鼓励幼儿主动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基于幼儿园每天发生的事件让幼儿提出简单的解决办法,从而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巨野县实验幼儿园注重开展幼儿发展测评工作,针对以上五大能力对幼儿进行全方位评估,帮助教师更为全面地了解幼儿状况,精准了解幼儿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将此作为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能力培养方案的调整依据,发挥以测促教、以评促效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保教质量,切实做到为幼儿成长负责。
《中国教师报》2023年11月08日第11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