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撷片片秋色,身披缕缕秋阳,温暖地坐在花木丛生的小院,轻捧汪曾祺先生的书籍。捻翻书页,轻轻、静静地打开《人间草木》,慢慢寻觅草木人生的境界。
初秋,小院被花草树木占据了许多地方,能走、能站、能坐之地越来越小。与其说置身于小院,不如说是置身于花草丛林,小院被植物的色彩浸染得丰润起来,洋溢摇曳着令人兴奋的光彩。斑斓的百日草、苍翠的爬山虎、金黄的萱草花、细长的黄瓜、红圆的西红柿,还有枣树、杏树、李子树、枸杞……这些能温润心灵、穿透生命迷雾的花花草草也总带给我一些灵感,种着、看着、写着也让我慢慢心静如水。此时,带着秋日温婉沧桑的红花绿叶,还有汪曾祺先生的《人间草木》相伴,生活中又多了一些从容和美好。
我最喜欢汪曾祺先生用清澈干净、素朴平和的笔调描述出的花草树木,就好似在写我的花花草草,写出了我的所爱。读着先生的文字,慢慢品味到花花草草、枝叶果香中传递出的缕缕沁人心脾的人间韵味。
读着读着,好似随先生走进了他的花园,看到了后园那四棵蜡梅。先生写道:“每个枝条上都是花,无一空枝。而且长得很密,一朵挨着一朵,挤成了一串。这样大的四棵大蜡梅,满树繁花,黄灿灿吐向冬日的晴空,那样的热热闹闹,而又那样的安安静静,实在是一个不寻常的境界。”先生把冬日的“闹与静”用满树繁花呈现得淋漓尽致,“挨、挤、吐”的运用,细腻贴切地勾画出一幅蜡梅图。这是冬日里多么美好的景致,只有像先生那样热爱,方可觅到不寻常的境界。
读着读着,仿佛看到先生家后园的紫薇。先生说:“这棵紫薇有年头了,主干有茶杯口粗,高过屋檐。一到放暑假,它开起花来,真是‘繁’得不得了。紫薇花是六瓣的,但是花瓣皱缩,瓣边还有很多不规则的缺刻,所以根本分不清它是几瓣,只是碎碎叨叨的一球,当中还射出许多花须、花蕊。一个枝子上有很多朵花。一棵树上有数不清的枝子。真是乱。乱红成阵。乱成一团。简直像一群幼儿园的孩子放开了又高又脆的小嗓子一起乱嚷嚷。”先生采用通俗妙趣的手法写这一树花朵枝叶的繁茂,借用一个“乱”字,恰如其分而又灵动逼真地阐释了花开之“繁”。朴实无华的语言渗透着写物抒情的趣味奥妙,留心观察后细腻亲切的描述也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极强的代入感让我身临其境般融入先生笔触间透射出的生活情趣,这不正是热爱生活的态度吗?
读着读着,感觉先生也是在与我对话,好像就站在我的小院,看着我的“田间地头”,亲切地与我叙聊那些花花草草的故事,共同呼吸着草木的清香,一起感受着草木的灵性,慢慢品味着草木的意蕴。
我喜欢在小院种植一些花草果蔬,时而也写一写、记一记。品读了先生的花花草草,才感觉自己在种植中的缺失、写作中的枯燥,更是惭愧自己对花草果木的了解太过肤浅。先生笔下的花草树木成诗成景,笔尖淌出的美好跃然纸上,那些深度的花草知识、草木文化更是令人心生敬佩。先生总能把生活中细碎无名的花草树木拾起,挖掘出它们的历史背景、文化典故。那些旁征博引看似都是信手拈来,我想更多是先生的生活阅历、知识积累,让他对那么多花草植物更为熟知。我想,这不仅仅是对植物的喜,更是对生活的爱,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敬仰的情怀。
秋至人间草木深,有先生的《人间草木》相伴,如暖阳倾洒在小院,让我能安然地听鸟儿的啁啾欢鸣,嗅草木的淡雅清新。草木深深唤起我对生活的无限激情,那是先生带来的一抹慰藉心灵、穿透生命的暖意,这种力量、这般温情让我更喜欢这些人间草木。
缱绻小院时光,与人间草木相伴,甚好!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拱极楼幼儿园)
《中国教师报》2023年11月08日第16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