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以“学习笔迹”激活发展生机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二初级中学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核心”的课堂

发布时间:2023-11-21 作者:曹 勇 胡占飞 来源:中国教师报

为了促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二初级中学大力推行“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核心”的“师生共同学习笔迹”高效教学模式,使学校在短短三年时间焕然一新,生机勃勃。

“师生共同学习笔迹”高效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五环节备课为基础,以师生共同笔迹学习为核心,以“双师教学”为辅助,以全方面痕迹教育为依托,以科学全面考核为督促的新型学习方式。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打磨以及学生的自学、对学和组学,形成师生共同学习的范式,同时突出“笔迹”的思考、存留和升华效能,有助于师生在人性化和谐的学习团队中获得归属感、成就感。

以学生学习目标为导向,串成一条线。为了营造更和谐、更温暖、流淌着幸福的教学课堂,学校运行了“教学管理十二个三”的课堂教学限制机制,明确了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学习目标为导向。建立了课堂是学生立场而非教师立场的立场观,建立了课堂是学时而非课时的单位观,建立了课堂是加工整理而非传授知识的教授观,建立了课堂的知识学习是发生在学生身上而非教师身上的知识观,建立了课堂有三维目标而非三类教学目标的教学观,使教师成为站在大师肩膀上专业阅读、站在自己肩膀上专业写作、站在团队肩膀上专业交往的“三专”教师。七年级二班张金玲老师在讲授语文课《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朗读。学生出神入化的表演、贴合人物特点的台词,让观众完全被带入到了滑稽而极具讽刺意味的课本情境中。这远比教师一人诵读或学生自行阅读的效果要好得多。“教学管理十二个三”中明确提出,课堂教学中的三结合、三目的等,让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教学规范之内无限发挥专业性,让学生更加明确了学习目标,掌握了课堂主动,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由此,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增长知识与技能的“水肥草美的牧场”。

以学生主动学习为核心,围绕一个点。为了解决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这一核心问题,学校大力推进“师生共同学习笔迹”高效教学模式,提出“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都来自于思考的教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专注力、合作沟通能力和独立思考四种学习品质,并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其载体。小组的“七共同”“七学习”“七笔迹”做法促使生生互动发生,达到了知识素养形成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效果。在八年级六班关敏老师的数学课上,学生从辅助线的不同做法延伸出对一道难题的多种解法,小组之间激烈讨论,好似一场精彩的辩论赛,最终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得出正确答案。这种通过小组讨论努力思考带来的喜悦与兴奋,远比教师直接讲授答案更能让学生铭记于心,也教会了学生辩证看待事物的思维方法。这种民主和谐、热情高涨的课堂氛围,才能真正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在九年级三班耿秀兵老师的物理课堂上,经常能够看到因为一道电学连线题,学生争先恐后到黑板上尝试,五颜六色的彩笔勾画出的不只是导线,也不只是零线与火线,连通的也不仅是电路,更是学生通往新知 的桥梁和纽带。为了加强团队建设,学校出台了“学生学习十二个三”激励机制。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汇报,采用相应的课堂竞赛加分制,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汇报加分少,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汇报加分多,激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小组讨论中来。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主角,课堂成为以兴趣为引领的“竞技场”。

以学生学习环节实效为目标,画成一个圆。在“师生共同学习笔迹”高效教学模式的推进中,为了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教师教研时在集体备一节课的基础上,新增了预学单、共学单、复学单。一堂课的完美呈现涵盖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使学生可以对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形成一个贯穿的知识链。

预学环节中,明确学习任务、预习学习方法、预学达到的目的。七年级十三班王梓萱的家长脸上终于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她说“我的孩子不仅完成了作业,还知道自己该学什么、怎么学,再也不用我天天看着,不用做不着边际的指导了。”同时,考虑到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面对同一知识的吸收能力不同,学校还出台了“作业管理十二个三”补偿机制:作业科学分层设计,精准到班;作业统筹智能汇总,精准到群;作业契合个性发展,精准到人。此举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吃好”,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能“吃饱”,不限制学优生的发展高度,也不放弃学困生的发展需求。

在教育和引导学生时,学校鼓励采取先表扬、再批评、寄予期待的谈话模式。七年级十五班金老师被学生称为“金妈妈”,她在与学生沟通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赞誉。课间十分钟又被称作师生课间沙龙,教师找学生谈心、聊天,做到心灵融合;商量怎么学,思考方法和效率,做到学习融合;和学生一起做操活动,无缝衔接,做到生活融合。与学生打成一片,以学生视角理解学生。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学校实行校长共进午餐制,在学校的午餐时间,随时能看到校长、副校长。学校所有领导、教师都在学生身边,帮行动不便的学生盛饭,给食量大的学生添饭,让学生即使在学校也有家的感觉。领导化身每名学生的家长,时刻围绕在他们身边,让他们对学校的领导既敬畏又亲切。学校多方位奖励学生,比如成立英语沙龙,给特长学生出专辑,利用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等宣传学生,从多方位培养学生。行为等于动机加能力加时机,以学生学习环节实效为目标,画成一个圆,课堂成为以学生为核心的“大家庭”。

得益于“师生共同学习笔迹”高效教学模式的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有了重大改变,学生课堂参与率由原来的20%—30%增加到80%—90%,课堂上既有掌声又有笑声,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质量连续三年大幅度提升,升入重点高中人数由150人增加到300人,三年实现了三个跨越。

通过“师生共同学习笔迹”高效教学模式,学校打造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核心”的“双心”课堂,教师呈现了重视教研、倾力合作、以生为本的新的教育生态。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学习。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学习“乐”起来了,效果“好”起来了,呈现出学生在课堂全身心投入、课间生龙活虎、活动中沉浸幸福、生活中谦让和谐的教育风景。学校获得沈阳市新优质均衡学校和辽宁省课程改革示范学校的殊荣。

《中国教师报》2023年11月22日第1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