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书记县长谈教育

建设教育强县人人有责

发布时间:2023-12-12 作者:福建省德化县委书记 黄文捷 来源:中国教师报

教育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一个区域社会发展的先导工程。当前,福建省德化县把建设教育强县作为奋斗目标,主动融入大局、积极超前布局、奋力开拓新局,为加快打造幸福宜居的世界瓷都提供有力支撑。

党委和政府要肩扛重任,主动作为。德化县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

坚持党的领导。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是德化历届党委、政府一以贯之的理念。德化县党委、政府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一如既往地支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好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问题优先解决“四个优先”,纵深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赋能、完善教育工作评价体系、“入学一件事”改革等重点工作,为教育强县建设保驾护航。

突出目标引领。德化县瞄准2026年实现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的目标,以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智慧教育试点区等工作为抓手,长计划、短安排,逐年细化项目清单,逐项收账抓好落实,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此作为建设教育强县的前提和基础性工程。

强化协同联动。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调度重点任务、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推动工作任务落实落细;县直有关部门把支持教育强县建设作为分内之责,尽己所能、力己所为,着力破解资源布局、办学条件、职称评聘、人才引进等瓶颈,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形成更强工作合力。

学校校长要创先争优,担当善为。学校能不能办好,校长是关键。校长要组织学校深入开展“对标找差、强优补短”活动,重点对标上级对教育工作的重要部署、县内县外优秀学校、本校历史发展进程“三个维度”,查找问题短板、明确努力方向、找准路径举措,以“争优、争先、争效”的标准落实好“强优”“补短”两张清单,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不仅如此,校长要紧跟教育改革方向,扎实推进“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5G+专递课堂”试点等工作,努力把学校建成优质校、示范校、一流校。

广大教师要潜心从教,奋发有为。教师是建设教育强县的“脊梁”。德化县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强县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努力营造优秀人才竞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高水平的师资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化新时代教师素养提升行动计划,分类别、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培训,培育更多的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广大教师要牢记“躬耕教坛、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使命,把全部精力用在传道授业解惑上,上好每一堂有质量的课,平等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特别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家庭矛盾、升学压力、心理健康,及时干预化解,努力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社会各界要亲师重教,合力共为。德化县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从县教育发展基金会到各类学校教育促进会再到重点教育项目建设,社会各界给予了有力支持,彰显了社会各界的爱乡情怀和教育情结。德化县建设教育强县、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除了财政全力支持保障外,一些工作或项目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参与。德化县广泛发动开展新一轮县教育发展基金会募捐活动,引领带动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教育、支持教育,为教育强县建设凝聚合力。宣传部门要积极谋划教育主题的重大宣传活动,做好教育教学成果、优秀教师事迹、支教先进典型等宣传工作,把干事导向立起来、把社会关注提上来,持续造浓“人人关心教育、处处尊重教师”的氛围。

《中国教师报》2023年12月13日第1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