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脑科学、阳光心态与高品质学习

发布时间:2024-01-23 作者:复旦大学教授 张学新 来源:中国教师报

教育的目标是实现生命的完整成长,用“阳光”来形容教育是对教育最高的评价。青春年少,本应阳光,但近年来学生群体中抑郁症总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为什么学生不快乐?因为社会、家庭、学校推着孩子往前走,拼命学习,但又没有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学得累、学得没效果。

如何应对?那就是要提高学习的品质,让学生学得快乐。

脑科学告诉我们,通过获得生理满足、成功体验、自主掌控感和群体归属感促进多巴胺、内啡肽、血清素等激素的分泌,让大脑感受到不同类型的愉悦感、满足感。但目前,多数课堂充满压力,剥夺了学生的自由,使他们丧失掌控感,加深挫败感。

如何在课堂上带给学生快乐的体验?学校要改变课堂。

人类教育实践证明,传统的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式课堂模式各有利弊,能解决部分问题,但不能“根治痼疾”。在新课标的新要求下,课堂模式要在融合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开拓,需要包括讲授、独学、讨论、对话等基本要素,以讲授导学、独立探究、合作交流、启发答疑构建新的教学流程和新的教学结构,以实现高品质学习。我将这种课堂模式称为“对分课堂”。

对分课堂分割的是对课堂的掌控权,以科学的方式分配对教学活动的掌控权,其理念是在对立统一中,以科学的方式分配对学生活动的掌控权,要消解教师的权利,约束教师的教学随意性,同时增加学生的发言权、评价权,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有一点需要明确,这种分割不是一半教一半学,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在循序渐进过程中,逐步达到相互交融的教学平衡,从而构建真正的师生共同体,让教育教学获得最大程度的价值。

从实践效果来看,对分课堂让学生有掌控感、成就感,能互帮互助,提高效率,实现快乐学习。而当学生找到存在感,发挥主体性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成效自然不会差,学习品质自然不会低。

诚然,目前大多数课堂距离这种状态还有差距,但我们也没有必要为此沮丧。让所有孩子学得好、学得快乐是一个世界难题。在挑战这个世界难题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一直以来我们的国家都重视教育,追求优质均衡的高质量教育发展,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开拓非凡道路,创造教育的新形态。

《中国教师报》2024年01月24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