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在乡村教书育人

“修行”山水间

发布时间:2024-01-23 作者:许 明 来源:中国教师报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支持下,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联合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5年来奖励乡村教师1500余名,为展示乡村教师风采,助力乡村振兴,本报特开设“在乡村教书育人”专栏。

我到乡村工作10年了,依然记得刚来时的种种。特别是在白果树小学工作的4年,我见证了乡村巨变,自己也快速成长。那是一段美妙的旅程,让我此后遇到困难也不曾放弃。

从教3年后,我逐渐成长为学校教学骨干,虽时有“大学生”回来教小学生的不解之声入耳,但我内心是充实、幸福的。一天,中心校王新校长找到我,说白果树小学急需一个人主持工作。在当地人眼中,白果树小学是“驿城区西藏”,位置偏远,距离镇上40多里。许多人不愿意去那里工作,不过我还是答应了,克服路程的遥远和对幼小子女的依恋,走入了人生新阶段。

一个小时颠簸的路程,历经数不清的小河、弯道、陡坡,我终于到达了这所简陋的农村小学,或者说一个杂草丛生的院子。一个孩子问我“你是新来的校长吗”,很快又有几个孩子凑过来,从他们口中我了解到,学校大约有100个学生4位教师,教师如走马灯般年年更换、期期调整,甚至有一个班一学期换了4位老师。

为了留住教师,我改善学校环境,还在每周五下午把他们送回镇上,周日下午再到镇上把他们接回学校,一接一送就是3年。记得一次遇到汛期山水断路,我们绕了很多山路,一个小时的车程,我用了3个多小时才把老师送回镇上;学校经费不足,我把家里闲置的洗衣机和厨具拿来给老师使用,还修建了洗澡间……真心付出、用心对待,老师们慢慢体会到了家的温馨,形成了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

做完安抚教师的工作,我又投入到学生免费午餐事务中。免费午餐可以让学生少一次往返的路途,但这项工作十分琐碎,食材采买、出入库、消毒、炊事员体检,每一项工作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那段时间我挑灯夜战,一个月的时间才把工作捋顺,此后学生免费午餐没有一次因客观困难而停止。记得一次农村电网改造停电一周,为了不耽误学生用餐,我从家里带来铁灶台,老乡送来干柴,老师到农户家挑水,大家齐心渡过难关。每次看到学生大口吃饭,每每听到家长夸赞学校免费午餐工作到位时,我都倍感欣慰。

2019年乡村振兴的春风吹到农村大地,改变悄然而至。几年间,破旧的山路逐渐摆脱泥泞,一条双车道环湖路建成,让师生到学校的路程缩短了近一半;一座座大桥的修建解决了学生因涨水无法上学的困难;在教育局和中心校的支持下,学校申请到新厕所让师生雨天如厕不必铺砖;新餐厅改变了学生蹲到树下、趴在乒乓球台上吃饭的局面;粉刷等修整项目让教师的居住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在白果树小学的4年,从起初独自奋战到深夜思忖教育教学管理和免费午餐工作,再到现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从校园被人嫌弃到人人称赞,从设施简陋到办公环境的改变,从成绩普通到现在整体进步、多学科领先……4年历练,我先后获得区优秀班主任、区骨干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在我心中,这些沉甸甸的荣誉应该属于每一个乡村教师。

在乡村的经历让我深感乡村教育任重而道远,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乡村教育情怀,怀揣乡村教育梦想,在乡村山水间“修行”,参与并见证乡村更多的改变。

(作者系河南省驻马店市板桥镇马冲小学教师,入选2020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

《中国教师报》2024年01月24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