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争鸣”声声兆丰年

发布时间:2024-02-05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万景达 来源:中国教师报

数九寒天,记者走进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一周前还人声鼎沸的校园现在静悄悄的,学生放假回家,但学校小礼堂却正上演着一场教师间的“学术争锋”——今天教师团队正聚焦“有价值的真实问题”,展开一次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研修工作坊。

研修工作坊开始之前,教师们早已展开深刻的思考:“如何发现有价值的真实问题呢?”他们翻阅过去参访其他学校时拍摄的照片,挖掘其中潜藏的问题,将这些发现呈现在照片墙上。

“通过总结照片墙的内容,我发现有些学校在项目式学习中充分挖掘学校场域与本地资源中的真实问题,就地取材,我们要学习他们。”英语教师侯佳说道。

“向外走固然好,但学校本身不就是个宝库吗?我们在以往的课程中对空间资源利用得也很充分。”一位教师回应道。

确实,记者留意到,窗外的校园内矗立着一片密密麻麻的蔬菜棚,这是学校独具特色的“三分地”。这片土地由学生和家长共同认领,孩子们在这里春耕秋收。而在教学楼后的“一亩地”小菜园中,还有一窝活泼的小兔子。据劳动教师孟彬介绍,这些兔子是“兄弟”学校送来的,学校因此顺势创设了一个养兔子的项目式学习课程。随后,面对黄鼠狼出现威胁兔子生存的问题,他们又巧妙延伸出一门新的课程。

“学校西边的空地可以打造成一个生态营地,可以再挖个小池塘。”科学教师陈玉竹热情地介绍说:“可以趁机询问孩子们,为什么这块土地坚硬而另一块土地柔软?如何维持池塘内的生态平衡……”

“项目式学习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在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校长曹君看来,项目式学习要想取得效果关键在一个“真”字:是不是能够提出真问题,问题有没有真价值,能不能创造真情境。

工作坊研修中,狂欢节和“童绘七彩,‘玩’美校园”两个项目组的教师介绍了他们对活动项目化的思考,这让台下的教师跃跃欲试。

受狂欢节项目积分币的启发,三年级教师薛培培突发奇想:“狂欢节项目积分币的使用效果非常好,是否可以将活动与课程全面打通,创造一个完整的校园货币体系?这个项目一定非常有意思。”

一、二年级的老师从校园改造想到了教学楼内的廊道环境设计,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

除了项目式学习课程,记者还了解到,在本场研修工作坊的前一天,教师们也对寒假作业设计进行了交流和研讨。以一年级为例,教师们围绕过年期间为什么要贴春联、贴春联的讲究、如何正确贴春联等问题展开了讨论。这一设计引导孩子自主完成贴春联的任务,回校后分享他们的经验,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索来理解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寒假作业的项目式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过年的习俗,还在实践和体验中培养了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热火朝天的小礼堂里,时间在飞速流逝。在感叹之余,教师们进一步深思:“不仅仅是学校活动,我们接下来可以利用社会的真实资源,去寻找更多的真实问题,进一步发现问题的真实价值,关注学生真正的探究过程。”

《中国教师报》2024年02月07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