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讲到早年的一段经历:那时她事业和感情双双受挫,心情极度抑郁,最后连正常工作都无法继续,不得不回到老家休养。
朋友的老家是个小山村,就是推门见山的那种小村。春天,她去山间散步,突然想要在山上种两棵“希望树”。树在人们心中一直是希望的象征,无论经历多少风吹雨打、沧桑变化,都能坚韧地活下去,不停地增枝长叶,年年壮大。山间种树是当地村民经常做的事,因此那座山充满生机。说做就做,朋友立即种下两棵树,她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如果这两棵树能够成活,她就要像树一样打起精神,蓬蓬勃勃地生活。
结果让人欣喜,朋友种下的两棵树不仅活了下来,而且长得非常好。到了夏天,两棵“希望树”已经像亭亭少年一样,身披鲜嫩的绿衣。朋友打点行囊,告别故乡,告别自己亲手种下的两棵树,重新返回工作岗位。神奇的是,她的病竟然不治而愈,而且她也像脱胎换骨一般,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后来的许多年里,朋友经常回到家乡,去看望她的“希望树”,有时还会再种上几棵。对她来说,树就是一种救赎。
朋友不是个例,不少人都有类似经历:树为何会成为人类的精神指引,甚至给我们以生命的救赎?我想,一方面是因为人有自救的本能,可以借助树给自己良好向上的精神引导;另一方面是因为树可能真有救赎的作用,确实能给我们带来满满的正能量。
树是成长、生机、希望、顽强、勇敢的象征。相比世上的许多事物,树的品格或许与人最接近。比如花,我们虽然喜欢花,但它太容易凋谢,有伤感的气质;再比如石,虽然足够坚固顽强,但缺乏温厚的品质;树却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我们以树为指引,也以树自比。树有太多美好的品质:它们深深扎根、默默生长,不怕风雨、不惧冰雪,顽强不屈、坚韧长情……树不仅茂盛地生长在我们的生活中,而且茂盛地生长在我们的精神世界。
我们赋予树人的性格,也通过树寄托各种各样的感情。比如,以树寄托思乡之情,以树表明高洁志趣,以树彰显淡泊心性……树已经成为我们最亲密的伙伴。谁的生命中,没有与几棵树结下不解之缘?我的朋友有两棵希望树,其他人也许也有自己的心愿树、爱情树、亲情树。树之所以能够给予我们救赎,就是因为我们对树的感情已经渗入血液。树岁岁枯荣,人代代绵延——漫长时光里,树与我们相依相守、不离不弃。
世界上有树的时候还没有人,树为许多生灵营造了家园。世界上有人的时候树已经存在了,人对树的信任和依赖根深蒂固。有时我甚至觉得,人类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
我的住所不远处有一片树林,无论春夏秋冬,我有空就去那里走走。我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老去,树林里的树也在不断增添生命的年轮。我知道树的寿命比我长,它们经历的沧桑流转的故事也比我多,它们最终都能活成智者。我在树林里走着,有时仰望树繁茂的枝,有时捡拾树摇落的叶,有时拥抱一棵老树,有时亲近一棵小树。每每在树林里走一圈,都会觉得抖落了在尘世中累积的一身尘埃,心中郁结的块垒也冰封瓦解。
回返的时候,身心轻盈。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4年03月13日第16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