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打开沉闷课堂的缺口

发布时间:2024-05-06 作者:严成阳 王锋斌 来源:中国教师报

美国年度教师莎娜·皮普斯的课备受学生欢迎。她曾讲过一个例子,一位同事希望自己也能像她一样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她把具体的细节都告诉了同事,但结果同事照着做了却哭着来找她:“我都照你说的做了,可是结果太糟糕了,学生根本没有听……”

“我把提问的细节都说了,但我忘了告诉她,我到底花了多长时间才建立起这样提问所需要的环境,以及师生间的信任和尊重……我没有考虑到课堂气氛有多重要。” 莎娜·皮普斯说。

这一案例充分说明,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多么重要。它可以更好地支持学生学习,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高质量对话,还可以让学生在心理上有安全感、心情上有愉悦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高度重视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不仅要关注自己所教授的内容,而且要关注影响课堂氛围的关键因子,如物理环境和自己的情绪等。

优秀教师在课堂上通常自带松弛感,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可以围绕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来展开。那么,打破沉闷的课堂、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路径有哪些呢?

设计有挑战性的提问。“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显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第一个因素就是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说,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在无疑时导向有疑、有疑时导入无疑的过程。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说:恰到好处的“问题串”能引起儿童的认知冲突,打破认知平衡,一个个问题的抛出,一个个思维高潮的迭起,搅动学生思维的涟漪,把课堂的温度建立在思维的深度上,使儿童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沉浸在自主探索的气氛中,感受着学习数学的乐趣与激情。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仅要自己善于提问,还要创设提问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要给学生示范提问的方法,因为好的提问一定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一定是清晰而精准的,而非笼统而模糊的。

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式。研究表明,教学过程中,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更容易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比如游戏化教学,它是在情境化、互动性和娱乐性的学习体验中开展学习的,学生更感兴趣。与此同时,游戏化教学一定是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学生往往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同学是身边最好的学习资源,遇到问题时学生更愿意求助于身边的同学,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发挥这一作用,也是让学生做学习主人的充分体现。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学生的参与性更高,课堂氛围更好。

先建立关系,再开展教学。优秀教师往往善于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善于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安全感。这句话我们经常说,但是能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曾经听过一位数学特级教师的一堂公开课。他的言语和表情天然地自带喜感,能迅速与学生打成一片,赢得认可。比如课一开始就有不一样的问候,他说“上课”,学生全体起立说“老师好”,他的回答是“同学们更好”,有调皮的学生特别有趣地接了一句“老师更更好”。他跟学生“套近乎”的方法的确很独特。他问学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那么两日为师呢?“终身为爷”,三日为师呢?“终身为大爷”,一下子消除了学生心中的紧张感。

这节课是五年级的内容,从整体出发讲“路程”中的各种情况。面对还没有学过这一知识点的四年级学生,这位老师说“一点都不会是正常的,会一点就是不正常的”。这让学生消除了“万一我学不会”的压力。他幽默的话语和提问迅速打破了陌生与拘谨的状态,与学生建立了亲密关系。而亲密关系的建立给这节课的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础。

充分欣赏学生的“发言”。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被看见、被欣赏。那么,如何做到无限相信并欣赏学生的发言呢?这里继续以这位老师的公开课为例。课堂上,他一直在跟学生说自己是一个“不正常”的老师,鼓励学生敢于用“不正常”的学习方法面对一个新问题,鼓励学生“猜”“瞎猜”“瞎胡猜”。他鼓励学生要敢于“胡思乱想”“胡说八道”“胡作非为”,于是学生像条件反射一样自然而舒展,在课堂上开始了肆无忌惮的思考和表达。只要有学生敢发言,他立马就会表扬。这节课中,听到这位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太牛了,给自己鼓鼓掌”,不仅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兴奋起来,也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信。他非常关注那些没有学会或者不够熟练的学生,并且能够用非常清晰的语言加以引导和欣赏,最终让四年级学生学会了本应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回头来看,这次公开课开始之前他和学生没有见过面,上课前学生都坐得直直的,但是到最后课结束时,所有学生都恋恋不舍,显然这堂课赢得了学生的喜欢。

课的最后,这位老师让学生总结这堂课学到了什么,有学生站起来说,她对“只有敢于胡思乱想,将来才能有奇思妙想;只有敢于胡说八道,将来才能能说会道;只有敢于胡作非为,将来才能有所作为”这句话记忆犹新,让她脑洞大开。我想这就是一堂好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记。

如何营造更好的课堂氛围,方法和路径还有很多。比如引入新资源、新技术,利用AI赋能学习,都可以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滕州市羊庄镇薛河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4年05月08日第1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