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韩世文 通讯员 向浩) 数字如何赋能个性化学习?近日,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龙华实验区中期成果展示活动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新学校举办,民新学校教师陈妍和外国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教师张莹分别带来《这样想象真有趣》《玩转魔方——写茶》展示课。课上,学生运用数字写作平台,结合写作主题建立素材库,写出文意连贯的文章。在整个过程中,借助数字平台进行AI修改、AI示范、AI评价,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课堂活动……这样的展示课获得了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祝智庭的充分肯定。
在两天的成果展示中,龙华区教科院、13位实验项目负责人分别从区域、学校、学科作了详尽解读。同时在龙华区其他16所学校的分会场,各学科展示了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各学科教研员对本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情况作了报告,来自全国的有关专家进行了点评与指导。
龙华区自加入实验区以来,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为指导,全面推进龙华区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基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龙华区构建了以“全景、进阶、协同、可视”为特征的“333教师培养体系”,先后实施未来教育家培养1.0、2.0工程。为储备和培养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年轻干部,龙华区还启动年轻干部素质培养“雏鹰计划”,为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助力。
据龙华区教科院课程与教学部高中负责人张紫凝介绍,通过专家引领、区域统筹、学科教研、种子教师带动,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获得整体提升,并构建了“国家—省—市—区—校”五位一体的教研体系,区域教研的专业引领力和辐射力逐渐增强。
同时,龙华区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区中小学“科学副校长”全覆盖,开展科协委员进校园、科普基地研学、科技馆校结合实践等活动。3年来,龙华区中小学师生整体科学素养逐年提升。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教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罗星凯认为,龙华区扎实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方向和路径符合科学教育本质且成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另据龙华区教科院质量监测部负责人吕庆燕介绍,龙华区初步建立了区域教育质量大数据库,形成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反馈—反思改进—跟踪督导”的工作流程。同时,通过培养监测骨干队伍、建立三级监测结果解读机制、立项监测结果应用专项课题等推进监测结果应用。
广州大学教授谢翌认为,龙华区通过区域、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展示,展现出课程改革“理念+实践”在区域一体化的“除旧”与“布新”,形成了“本土的改革话语体系”,绘制出龙华教育高质量发展图谱。
据统计,此次展示活动通过多个平台在线直播,全国有近21万人次在线上观看,覆盖31个省份。
《中国教师报》2024年06月19日第4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