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书人书语

看见聪明的“笨”小孩

——理解与支持阅读障碍学生

发布时间:2024-06-18 作者:王玉玲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孩子:说起话来口若悬河,一落到笔头上错误百出;朗读课文磕磕巴巴;写字像画画;数学考试计算没问题,应用题则错误连篇……

他们可能是“阅读障碍者”。

他们很容易被误解为不用心,学习态度不端正或智力有问题……实际上,阅读障碍者不是不用心,而是一种中枢神经发育性障碍,很难自发好转,相反,要早发现早干预。虽然阅读障碍学生阅读水平显著落后,但他们智力正常,用这种矛盾的表述方式形容阅读障碍学生特别贴切——聪明的“笨”小孩。

研究表明,普通学校中智力正常甚至超常但因中枢神经发育问题导致的阅读障碍儿童比例高达5%—10%,按照这一发生率计算,我国学龄期阅读障碍儿童约有700万—1400万。可以说,阅读障碍学生是人数多、易被误解的特殊群体。

他们的困境一方面来源于自身的“学习障碍”,另一方面来自于教师与家长的“理解障碍”。由于误解,阅读障碍学生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反而常衍生出较为严重的情绪行为问题以及心理问题。

理解“化化们”

语数英三科全班倒数第一,听、说、读、写各方面均存在问题,上课经常走神……小学二年级学生化化(化名)几乎“全是问题”,令他的老师很头疼。实际上,化化一直在努力,别人生字写一遍,他写5遍甚至10遍,可期末考试语文还是不合格。第一次见到化化时,他已经有些焦虑,老师和家长也束手无策。

我们观察发现,化化存在书写问题,听写时词语顺序颠倒、同音字混用,汉字只写一半。请他读数学书中的一道应用题,他连读4遍都有错误,但当他最终读对题目时,列式都是正确的。

家长和老师经常批评化化不认真。经过全面深入的评估发现,化化并非不认真,而是存在客观困难。他智力正常,但存在阅读障碍和注意力等问题。化化终于明白:“原来我不笨,我只是一个有特点的小孩。”像化化一样不笨不懒,但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许多老师都遇到过,只是未必能识别。

汉语阅读障碍有三个核心特征:记字困难,朗读不流畅,书写有困难。还有将近40%的阅读障碍者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有人还可能存在视知觉问题和听知觉问题。这些阅读障碍学生不仅语文学习困境重重,就连数学等其他学科学习也可能存在困难。挫败和误解让阅读障碍学生沮丧委屈、逃避读书写字,甚至缺少朋友。

对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大脑研究发现,相比正常发育的儿童,阅读障碍儿童的左侧颞顶皮层、额中回和枕上回的灰质体积显著减少;他们的双侧顶枕区域的白质显著减少。这些大脑结构以及功能上的问题,导致他们阅读断断续续、不流畅。所以阅读障碍学生朗读速度非常慢,即使一些认识的、常见的汉字,像“你、的”也可能读不快。他们可能会说,第一眼看到一个字,自己也不知道认不认识,要“等一等”才行。

阅读障碍的成因和支持思路

一些教师学习了不少阅读障碍的支持方法,但依然感觉无能为力。因为方法如同药店里的药,必须深入理解学生才能对症下药。由于阅读障碍本身的复杂性与内隐性,我们真正理解这些孩子并不容易。为帮助教师体验阅读障碍学生的困境,下面成因分析做了简单化处理,请注意,不能作为解释阅读障碍表现的严谨科学依据。

不少阅读障碍学生朗读时错误百出,增字、丢字、替代、颠倒……可以这样理解,阅读时存在海量的并行加工,当一个字出现时,与它字形、字音相似、字义相关的其他信息都会被激活,对准确识别该字造成干扰。需要抑制住无关干扰,才能准确读准字音。而阅读障碍学生多有抑制能力不足的问题,字形、字音、字义的联结不紧密就容易读错。有效的教学支持是帮助学生自我觉察,探索如何在朗读时抑制无关干扰。对于非常严重的阅读障碍者,允许默读是一个比较好的适应性策略。我们要清楚,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而不是读得流畅。

阅读障碍学生记字困难,别人很容易记住的汉字,他们需要反复记忆,好不容易记住了很快又忘了,这同样是由脑神经发育障碍导致的。有研究发现,某些阅读障碍孩子眼中的汉字像抽象的弯曲线条,像图画,要转变成有意义的文字并不容易。所以,语文教师常用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识字方法,只是字形层面记忆,对阅读障碍学生效果欠佳。阅读障碍学生需要将汉字字形进行有意义的加工,才能将字音、字形、字义建立密切的关联。

阅读障碍学生书写上也存在困难,因为他们认识的字少,自然写不出来。还有的学生同时合并听写困难,认识的汉字辨认起来不费劲,但一提笔就卡住了。这些虽然都是书写上的困难,但由于原因和类型不同,帮助的方式并不一样。

有的阅读障碍学生还存在视知觉问题,有人看起字来特别累,不是静止的,一闪一闪的;还有的学生感觉汉字是模糊的,挤得密密麻麻等,这些都导致汉字很难辨认。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增大字号、字间距的文本,减少视觉拥挤效应。有的学生写起字来大大的,常常写出格子外,可以让学生使用大格子的作业本。随着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再逐渐减小字号、缩小格子。

其实,还有一种非常简单的帮助方式:允许阅读障碍学生用另外一种方式学习:“听”读与“口”述。考试时允许听题、口述回答,或者用打字的方式回答,或者延长考试时间,他们都能表现得更好。他们不是不能学习,只是习惯的学习方式不同。真正有效帮助阅读障碍学生,实际上也是在更深入地理解差异,理解教育公平。

阅读障碍只是一种差异

提到“障碍”,人们的第一印象似乎是负面居多。但其实对阅读障碍者来说,在不同领域都可能有好的发展。苹果公司创办人乔布斯、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动画大师华特·迪士尼等一批各领域精英也是阅读障碍者。

中国香港特殊学习障碍协会网站有这样一组数据,呈现了读写障碍者的两极分化:35%不能完成学业,50%在监狱的青年有读写障碍;反之,35%有成就的企业家、40%白手起家的富商、50%的美国太空总署职员有读写障碍。他们都是阅读障碍者,为什么发展如此悬殊?

阅读障碍本身只是差异,甚至可能是潜在的优势。“环境”不良才最终导致“障碍”。教师和家长是阅读障碍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他们对待阅读障碍的态度很重要。一些成人阅读障碍成功者谈到关键因素,首先提到的是家人或教师的理解与支持。正确看待阅读障碍、发展优势,引导学生与阅读障碍“和平共处”非常重要。

《遇见阅读障碍:教师和家长怎么做》这本书一方面是写给教师的。在阅读障碍等特殊需要学生的支持中,教师至关重要。阅读障碍既不是缺陷也不是天赋,只是一种特质。教师的责任在于:帮助阅读障碍学生认识自己的特质,探索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发挥潜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支持,助力阅读障碍者享有美好的人生。

另一方面,这本书也是写给家长的,在学校暂时不能为阅读障碍学生提供完善的支持之前,家长的作用更为重要。

希望这本书的出版可以帮助更多人理解阅读障碍,为更具支持性环境的形成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系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学院融合教育中心教研员)

《中国教师报》2024年06月19日第8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