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区域观察

“四条主线”重塑师德师风

发布时间:2024-06-25 作者:杨国华 吴可勇 来源:中国教师报

为了让学生能在绿茵场上自由奔跑,明德小学全校73名教师捐款6.4万元打造侗乡校园足球场;“有我在,这里就有琅琅读书声”,这是教师杨天忠32年扎根村小的铿锵誓言……

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感人的场景,这是湖南省新晃县落实教育部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的2024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部署会精神,重塑师德师风建设的生动实践。新晃县教育局以四条主线引导广大教师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形成坚守师德师风底线的长效机制。

定好“基准线”,让师德师风标准把得准。立足教师“德、勤、能、绩、廉”要求,细化塑造目标定好“基准线”。通过全域学习“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黄大年,“滇西桂苑雕香玉,云岭梅花助雁程”的张桂梅,让教师明白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同时,由县纪委监委、县委督查室等牵头组成师德师风督查组,由县人大、政协、教育局等组成指导组,以思想态度、工作作风、生活纪律为整改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教师从内心深处对问题不断反思与顿悟。

做好“辅助线”,让师德师风监督立得稳。在师德师风的塑造中,新晃县充分利用社会力量,通过家长建议、学生参与、社会监督的形式,做好重塑师德师风“辅助线”。一方面通过15个指导组走村入户,听取家长对学校及教师的合理建议和意见,并在每次督查组与指导组碰头会上交流;另一方面各校设立问题举报箱,公布县纪委、监委举报电话,通过对社会上有助于学校发展的监督事项逐步落实,保证师德师风重塑能在全系统扎得下根、立得住脚、经得起考验。

走好“平行线”,让师德师风效果看得见。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索不能只有空洞的理论,忽略德在教育教学中的“转化”。新晃县既从思想认识上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也用具体工作成绩去验证师德师风建设效果。

在重塑师德师风思想认识上,全县教育系统开展一次奉献、一缕关爱、一生坚守、一份执着的“四个一工程”,通过树立“四个一工程”典型人物影响更多教师。

在以德促行上,指导组将重点放在“双减”、营养午餐等直接与学生、家长息息相关的工作上。县教育局要求全县教师读一本好书、备一节好课、上一堂好课、爱一批孩子,以行扬善、用善释德。

画好“延长线”,让师德师风影响扎得深。不把师德师风重塑看成一股风。为此,新晃县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规章制度,通过建章立制画好师德师风“延长线”,从“尺度、方法、周期”三个方面着重念好“准、活、长”三字诀。

把准评价尺度。评价的标准重在精准,在严守底线评价上,对教师体罚与变相体罚、有偿补课、推销教辅资料等行为进行一票否决,在优无上限评价上深挖典型,大力宣扬。

用活评价方法。自我展示是重塑师德师风行之有效的方法。新入职教师了解本土师德师风典型,即使事不宏大,但因事在身边、人在眼前,真情流淌就能让见证者动容。这种自我展示能让新入职教师明白“要做什么样的教师”“怎样才能做好一名合格的教师”。此外,还在全县师生中开展“我心中的好老师”征文活动,定期在融媒体“师者”栏目播出。

延长评价周期。传统的师德评价是通过年终学校教职工大会统一表格、统一时段、统一地点、统一方式,对学校行政及教职工进行一次性考评。这种方式容易把师德评价拖入形式主义怪圈。如今师德评价更注重持久性、长效性,学校以周、月为评价周期,通过师生、家长、社会的监督与评价,评校级“一周星”“一月星”,让师德师风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以学期为周期,运用好日常评价数据,通过“德、勤、能、绩、廉”综合评价,评出县级师德师风标兵;将结果与评优评先、晋级晋升挂钩,师德标兵成为享受政府津贴、职称晋级的首要条件。同时,在全县范围建立师德师风档案,从时间周期上保障师德修炼日日精进、久久为功。

(作者单位均系湖南省新晃县教育局)

《中国教师报》2024年06月26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