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雯是一个特殊的小姑娘。开学没两天我就发现她与众不同,每天乐呵呵地傻笑,名字写得四分五裂,大字不认识两个。班主任告诉我,她是个唐氏儿,她母亲还特意叮嘱过不要因此歧视孩子。
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学生,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对待,只能选择忽略她。
一天我正坐在讲台前备课,忽然耳边响起一句热烈的赞美:“语文老师,你今天好漂亮!你上课好好玩!”我抬头一看,正撞进小雯那双又大又黑的眼睛里。这双眼亮晶晶的,满满全是我的影子。
好熟悉的一双眼!在哪里见过这样一双黑亮的眼睛呢?哦!想起来了。
犹记得,那是1996年的开学季,我们班来了一个名叫李多多的女孩,小小的个子,圆圆的脸蛋上长了点雀斑,最吸引人的是那双又大又亮黑珍珠似的眼睛。多多很开朗,见人就笑,一笑起来大眼睛里便闪动着细碎的星光,可这双美丽发光的眼没多久就黯淡了。
开学不久,我们这群野了一夏的孩子被告知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队列训练,上级要来检查。这次队列训练,乡辅导站的领导特别重视,严令各个村小加强训练,务必在各乡镇学校的评比中拿奖。
那时的村小没有水泥路,更没有塑胶跑道、绿荫球场,就连能遮阳的大树也没有。就是在那样的泥土路上,我们跟着老师做着最简单的队列训练——前后左右转动、齐步走。
今天看来很简单的队列训练,对于我们那些疯跑的孩子来说是不小的挑战,而李多多是最受折磨的一个。每次队列训练时她永远都跟不上节奏:老师喊口令“向左转”时,她要么慌乱地向右转,要么等所有人转到左之后,才轻轻地跳到左边。至于齐步走,她总是同手同脚,看起来格外别扭。
于是,她总被老师单独拎到一边进行指导。可越是如此,她反倒越出错,不仅左右不分,连前后都分不清了。同学在旁边看热闹,不时发出哄笑声。老师气得脸都要变形了,冲着她用方言一顿骂:“李多多,你这个木头……”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满头满脸汗地站在阳光下,羞窘得整个人都是黑红的。
这样的日子每天都在重复,有时是别的老师来教,照例把她拎出来单独指导,然后恨铁不成钢地怒斥一通。没过两天,全校师生都知道了李多多这个“木”得出奇的学生。老师责怪她影响学校的评分,同学埋怨她拉长了训练时间。她分明在我们中间,又不在我们中间,每天机械地重复错误百出的动作……
那时的我也曾因家贫遭受过嘲笑,对她油然而生一种同情。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当老师了,遇到李多多这样的学生,一定不会让她遭遇这样的难堪。
“语文老师!”一声清脆响亮的呼喊唤回了我的思绪。看着小雯那双和李多多神似的双眼,我一下回过神来,赶紧响亮地答应了一声。她见我注意到她,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赞美。
被一个孩子如此真诚而热烈地赞美,我是惊喜的,更令我开怀的是这个赞美者是如此赤诚,毫无心机。我连忙回应她:“谢谢你的夸奖。小雯今天也很漂亮呀,头上的蝴蝶发卡真好看。”
“是妈妈给我买的,老师你有吗?”
“你妈妈真会挑东西,身上这件漂亮裙子也是妈妈买的吗?”
……
我和她就这样东一句、西一句地闲聊着,互相夸赞着对方。不过几句聊天,却将我上班的劳累一扫而光。
从这以后,每天我都能收到小雯真诚的夸赞和关心:有时是课后跑到我身边夸我今天的衣服很漂亮,有时是上课她带头鼓掌连声说“好”,有时是她帮我胡乱捶背说辛苦,有时是她看我脸色苍白叮嘱我要休息……
也许是因为被这样一个人真诚而热烈地喜爱着,我每天走进教室总是心情美好,仿佛心田里开着一朵美丽的花。我能回应的就是每天寻找她身上的闪光点,在课间跟她闲聊说笑,在同学责怪她时维护她。
小雯的智商虽然不及常人,但她那水汪汪的双眼里总会让你感受到世界的单纯美好。而我这个老师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留住她那双眼睛里闪亮的光。
(作者单位系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韬奋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4年07月03日第7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