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课程思政新样态:有特色、有故事、能传承

发布时间:2024-07-02 作者:贺月娥 来源:中国教师报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永宁小学以课程为依托、课堂为阵地,丰富思政课程体系内涵,打造有特色、有故事、能传承的课程思政新样态。

党建工作创新思政教育载体。学校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位置,始终把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作为思政课程的主抓手,立足教育教学常规,推进党史学习常态化,精心设计育人活动,将思政课程与文化环境课程、动手实践课程相结合,创造性开展了“红领巾讲党史”“小手拉大手,党史全家学”“绣党史”“绘党史”等活动。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校师生坚定了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学校着力培育能够传承革命薪火、赓续吕梁精神、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环境文化丰富思政教育形式。围绕育人理念和办学目标,学校精心设计环境文化,让校园每个楼道、每个橱窗都在诉说大吕梁故事、离石故事、校园故事、榜样先锋故事,以及科技人文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文明习惯养成、读书习惯养成等。校园环境文化既是审美课程、文学课程,更是别样的思政课程——讲述着校园里人和事的校园环境文化已经成为学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核心载体。

节日课程贯穿思政教育体系。学校通过节日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传承发扬。在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等主题节日活动中,学校彰显素质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努力让教育变得灵动、精彩;在开学礼、开笔礼、毕业礼等活动中,学校帮助学生体验仪式的庄重,引导学生爱上校园;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中,学校挖掘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教育资源,通过节日课程将重要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学生的行动,师生一次次用诵读、书写、绘画、表演等形式展现传统节日的魅力。

校园故事书写思政教育新篇。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学校从儿童天性发展中寻求教育突破口,把一个个英雄人物、身边榜样通过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发挥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一月一主题,学校用学生喜欢听、看得懂、听得懂的语言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学习方式、精神成长方式,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如,三月学雷锋日,学校组织学生通过讲雷锋故事,寻找身边助人为乐的“活雷锋”,把自己看到的好人好事通过校园广播生动讲出来,进而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向身边榜样看齐,争当“小雷锋”,在学生心中种下向善、向美的种子。

时事新闻拓展思政教育路径。学校通过教师讲、学生画的方式绘制思政教育连环画;成立学生宣讲组,小讲解员不仅要讲出画面上的故事,还要讲出自己身边的故事,以及通过新闻看到和听到的故事。美术教师将非遗传承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开设“手工鞋垫花”课程,让学生通过观看新闻、查找资料、手工绘制、手工实践、创编故事、巡回讲解等方式,达成学科与思政教育大融合。现在这些作品陈列在学校的档案室,已经成为一届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

通过将思政内容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学校给学生创设情境模拟环境,帮助学生提高认知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学生在情感中感知、体验和探索,增强了学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

(作者系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永宁小学原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4年07月03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