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暑期·计划

溽暑难消,阅读或可抵挡一二

发布时间:2024-07-02 作者:王志彬 来源:中国教师报

六月的无锡,阳光灿烂,东林书院坐落在马路边,从大巴车下来,抬眼看见一个高大的仿制牌坊,上书“东林旧迹”四个字。一条水沟掩映在杂草矮树之下,潺潺流动,转过一座小桥,依次是原石牌坊、泮池、东林精舍、丽泽堂等,行走其间,容易将此前阅读过的文字与眼前实景相互印证。

因为与学生前往江南游学,有行中讲座的任务,顺手将工作室书架上丁帆先生早年写的《江南悲歌》取下,书中30多位江南才子无一不是面对极致的生命处境:是改变初心以求全身,获取荣华富贵;还是誓死抗争守护信仰,他们中大多数都选择让有限的生命闪现一次耀眼的光,即使陷入无边痛苦和黑暗也在所不惜。是什么支撑他们作出如此动人心魄的抉择?是怎样一个时代造就了他们选择的困境?丁先生以散文之笔写江南士子,情感炽热,是不是应该找到更为客观理性的史学作品以供参阅?

带着疑问,我先阅读了樊树志的《晚明史》和《晚明大变局》,对明末清初江南士子的历史处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意识到“东林旧迹”仿佛一个链条将这些人串联起来。于是阅读《东林书院志》《东林书院与东林党》,大致梳理出“东林书院”的历史脉络,从北宋杨时草创,到明末顾宪成、高攀龙等重修,东林士子继承儒家孔孟的正统学脉,接续程朱理学,意在纠正风靡一时的王阳明心学“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倾向,拨乱反正。有了阅读的理解,才能明白眼前“道南祠”“依庸堂”“洛闽中枢”等建筑的用意;才会赞同学者费正清与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论及东林书院时所阐述的:东林书院“以一场道德的改革运动重新确立儒家行为的传统准则”。

以任务驱动的阅读目的性强,语文教师的阅读往往以此类型为主,讲授一篇课文,想要探求文理、追索时代意义,常常需要阅读文本之外的内容。如读《种树郭橐驼传》,学生问:柳宗元为什么要塑造一个驼背?他为什么不直陈时弊?他什么时候写作此文,与“永州八记”的关系如何?柳宗元与庄子的关系,他的生平经历、政治主张、“永贞革新”等都需要经过相关阅读,才能释疑解惑。

阅读当然可以放松一些,何况暑期将至,《我的阿勒泰》如此之火,那就跟风读一读李娟的作品,身虽不至心向往之。如果你喜欢万玛才旦的电影,不妨找来他的小说集《松木的清香》,我高高兴兴读完,深深被他的质朴打动。三月底重读《巨流河》,感动处应不止张大飞的事迹,还有朱光潜读诗时流下的泪水……确乎是“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自由阅读是幸福的,如同与喜欢的书谈一场恋爱,放松容易投入,投入使人单纯,单纯使人快活。

溽暑难消,阅读或可抵挡一二。热爱苏轼,那么新书《苏东坡时代:儒家王朝的士大夫》一定不能错过,孔见沿着苏东坡的行迹将北宋时代的物事连缀起来,一一呈现苏轼、王安石、欧阳修等儒士的人格品味和灵魂境界,从而展现儒家王朝最璀璨的时光。在《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愉悦的阅读体验后,杨潇的新书《可能的世界》以细腻敏锐感知世界的可能,在历史背景下凸显个人感受,闪现的见识赋予现实行走以思想维度。

经典须常读,《论语》《红楼梦》自然在此列,《鲁迅全集》也计划从暑期开始重读一遍,何满子先生曾自白,每年必定通读一遍《鲁迅全集》,借此理解中国之外,也自我警惕“是为了使自己做人不至于做得太不像话”,翻阅鲁迅的书,重温他的“恶声”,从中获得慰藉、勇气和思想的启迪。鲁迅研究专家汪晖先生的《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出了修订本,总须仔细读过,或可体认鲁迅的绝望及其绝望的抗争。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第四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4年07月03日第8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