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我可以”应成学生必修课

发布时间:2025-02-11 作者:范德洲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你的目光所及也都在,谁不都是跌倒爬起?不留遗憾时间不会等待,你明白失败是常态。那就允许自己失败,不过是再来一次,等风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落下帷幕,那一曲《我可以》依旧激荡人心。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对中小学生而言,自信更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奠基石。

然而,自信并非与生俱来,培养学生的自信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与学生交往中多鼓励多赞美,让“我可以”成为学生的人生必修课。作家马克·吐温曾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充实地活上两个月。虽然有夸张与调侃的成分,但希望得到他人认可和赞美的心是显而易见的。遗憾的是,不少教育工作者只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更没有考虑每个学生的起点不同,一把尺子量到底。这确实便于教育者完成任务,但众多学生却因结果不尽如“量者”意而极少得到肯定,久而久之便不再心怀希望。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育中尤其如此,为师者更需要练就一双善于发现学生优点、亮点的眼睛。

此前,一段教师批改作业时花式表扬学生,对每一个小进步都给予认真肯定的视频在网络热传。一位小学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从每一个学生的作业中找到亮点,再加以适当发挥,在全班面前表扬学生。这不仅让受到表扬的学生眼睛发光,也让万千网友深受感动,“建议当地教育管理部门嘉奖这位教师”。

这位教师之所以受到网友的表扬,除了她对学生毫不吝惜赞美之词外,还在于她的表扬没有千篇一律,而是各有侧重。这样的表扬因人而异,真诚而又实事求是,让每个学生感受到了尊重,自信也就油然而生。这也提醒我们,表扬和赞美学生不能泛泛而谈,不能千人一面,一味“很好很好”并没有实质意义。

说到底,这不仅需要教师用心观察,更需要在评价学生时牢记并践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哪怕面对潜能生,只要为师者愿意多角度、长时间观察,也能找到熠熠生辉之处。

让“我可以”成为学生的必修课,还离不开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遵循“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的古训并没有错,但要明确严格要求与乐于表扬并不矛盾。如果不能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所谓严格要求便会成为打压孩子自信的大棒。

今年寒假伊始就发生了一件令人深思的事,山东一小学生满脸喜悦地将“学习之星”奖状展示给接他放学的爸爸,爸爸不仅没有赞扬,还冷冰冰地说“不要太得意,这奖状含金量不高”,甚至回家路上也不忘“教育”孩子。最终,孩子将奖状撕成了碎片。家长如此对待孩子,他们哪里还会自信满满地对自己说一声“我可以”呢?

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用欣赏和鼓励替代责备和苛求,这样孩子跌倒后才会勇敢地爬起来,并在“我可以”的自我激励中自信满满地迎接下一次挑战。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芜湖县第一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5年02月12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