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朝晖教授的《集成人学教育论》是一本中国人原创的教育学专著,这本书突破了传统教育学框架、开拓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视角,直指当下教育学理论与实践中的诸多困境,并提出了一套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解决方案。作者认为,当前的教育学研究往往局限于传统的学科框架和理论范式,难以真正回应现实中复杂多变的教育问题。教育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需要突破既有界限,构建一个能够涵盖个体成长、社会发展以及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的研究体系。
《集成人学教育论》指出了当下教育学研究中存在的学科局限性问题——研究深度不足、广度有限以及理论特性不够鲜明等,创造性提出集成人学教育理论,并将博弈论、成长论、因素分析论、超越论和镜像论等诸多新方法纳入其中,构建了一个立体多元的理论体系。
这种多学科视角的融合,为解决教育领域的实际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解释工具和实践路径:以博弈论解析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借助成长论把握个体发展的阶段性规律;通过因素分析论梳理影响成长的关键要素;运用超越论探讨个体突破自我、实现更高层次发展的可能性;借助镜像论从自我认知的角度,揭示个体如何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认识和塑造自己。
《集成人学教育论》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打破了传统教育学中理论与技术割裂的局面。在AI时代背景下,这种一体化的研究视角显得尤为重要——高深的教育理论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转化为普通个体可操作的应用工具。当这一目标实现时,教育学对人的成长发展将发挥出更强大的推动作用。
本书将教育的根本目的确定为人的生长,强调知识获取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这一观点聚焦于个体,重视个体发展的基础,抓住了教育学发展的关键发力点。个体的外部生活和内在天性是教育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只有深入了解个体的实际情况,才能探索出适合个体成长发展的教育学问题并构建具有独特性的教育学体系。未来的教育学者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个性差异设计相适应的课程,与学习者共同协商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建立独特的知识结构。这种以个体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有助于激发个体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作者认为,“每个人的成长发展都是具有独特性的教育学”,每个人的教育学都不会只有一位作者,与个体成长相关的家庭成员、教师、同学、同事等都会参与个体的成长发展这部教育学的“写作”。这种多主体参与的书写模式,强调了教育学的实践性和个体性。这样的观点不仅拓展了人们对教育学功能的认知边界,也为未来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当越来越多的成长个体开始系统地撰写属于自己的教育学时,教育学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集成人学教育论》为教育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教育学将以个体为对象,向深化、具象化方向发展,尽管这一方向极为复杂艰难,但它可能是教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集成人学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当教育理论通过技术手段转化为普通个体可操作和应用的工具时,其对人的成长发展的作用势必日益增大。在跨过不惑之年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自己教育学的作者,参与到教育学的实践中,推动教育学建设。或许这就是本书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
《中国教师报》2025年07月02日第10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