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教师阅读学:一种探索

——“大夏书系读书节”亲历者手记

发布时间:2019-04-08 作者:林茶居 来源:中国教育报

■“读享四月”特别策划②

    “一个年轻的生命”

2018年12月14日上午,厦门市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修业讲堂”,周国平先生的一堂课,将与会者带入了一个哲学视域中的教育世界。课间休息时,他收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手写了一首小诗:“感谢每一个/起舞的日子里/有您相伴/愿您自由幸福/比永远多一天”。

这是海沧区“教育阅读节”高峰论坛的一个画面。借助中国教育报刊社全媒体中心的现场直播频道,我在自己的办公室,远远地聆听了一个哲学家的“教育意见”,又近距离地感受到一个被深深景仰的作家,通过对话、签名与老师们互动时的平和与亲切。

从2014年开始,海沧区教育局就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借由华东社旗下“大夏书系读书节”这一以推动教师阅读为己任的公益平台,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教育阅读节”,至此已是第五届。前面四届,我都以出版社代表的身份参与了现场活动,亲历其间,可以体会到海沧教育管理者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他们提出,“美丽海沧,教育先行;书香海沧,教师领航”,这既是对社会大势的呼应,又是寻求教育内涵发展之道的努力。诚如我的同事、一直参与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的朱永通老师所言,他们找到了“引渡的起点:书”。在这个意义上,对教师阅读的行政推动,本质上是对文化的推动,它指向全社会的大共读。

这也是海沧区“教育阅读节”的基本目标,所以就有了这样一些立意颇高又切近当下的年度主题设计:从“向经典致敬”到“眺望教育之美”,从“最好的教育在家庭”到“教育的哲学追问”。朝向这个目标,它沿着两个维度展开。其一,朝内挖掘,以夯实基础。启动“教师领航工程”,在教师自主申报的前提下确定一批“阅读种子教师”,建立区、校两级读书共同体,结合日常教研、培训,开展各种类型的阅读活动。其二,向外吸纳,以扩展视野。基于不同的活动主题和共读图书,每年邀请一批名家、名师前来讲学,既探讨教育问题,又分享阅读、写作经验。

5年很短,阅读的种子因为不同的生长节律、不同的季候需求,有的已经发芽、拔节,有的还在孕育、萌芽。在海沧,教师阅读是一片新绿,悄悄加入了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中。就像写给周国平先生的那张小纸条,署名是:一个年轻的生命。

“三种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

说是“年轻的生命”,却又是如此古老的事业。历史上,在很多作家、艺术家、哲学家的思想体系里面,阅读都是重要课题,他们常常以专著或专章进行讨论。在“书香社会”“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之下,这些年,国内出版的有关阅读(阅读史、图书史、图书馆、印刷、造纸等)的图书蔚为大观,但必须看到,本土原创的居少,更多的来自版权引进。

或许可以说,我们还没有作为自己的一门科学的阅读学。在我有限的视野内,近几十年来,国内阅读科学领域的原创著作,唯有已故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现心理学部)的张必隐教授在1992年出版、2004年再出版的《阅读心理学》。在缺乏实证研究和科学认知的充分支持的情况下,面对“数字阅读”“网络阅读”对“纸质阅读”“书本阅读”的挤压,传统出版业表现出了一定的紧张和恐慌,也就在所难免了。

作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出版品牌,大夏书系专事出版教师用书,这和教师阅读自然有着密切联系,其出版理念就是:好读,好用。怎么“读”,怎么“用”,怎么以一个人的“读”带动更多人的“读”,怎么通过一个人的“用”作用于更多人的“用”,又怎么借助新媒体、新的传播手段提升“读”和“用”的效果……诸如此类,是大夏书系团队内部常常讨论的话题。经过一些年的发展和积累,大夏书系也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平台,更好地发挥出版优势,将图书资源转化为专题讲座内容、作者资源转化为专家指导力量、编辑资源转化为专业策划方案、开展阅读活动、服务教师阅读、助力教师发展。

2012年9月,“大夏书系读书节”在南京凤凰台宾馆正式启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为“读书节”揭幕。随后,举行了三场以“教育与出版”为主题的座谈会。作为这次活动的筹划者之一,我主持了其中在南京天正小学(琅琊路小学分校)举行的教师座谈会。当地名师周益民老师的发言,点出了教师阅读的关键所在:必须把“为了自我的阅读”和“为了儿童的阅读”结合起来。

这正是“教师阅读学”的要旨之一:在强调研究学生、研究教材、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这些“输出的能力”的同时,还须关注以阅读为主要方式的“吸纳的能力”,和如何通过阅读提升教育教学生产力、创造力的“转化的能力”,以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近读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英国诗人奥登的文集《染匠之手》,其中有一句话似乎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呼应——“三种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一个装满书籍的家,一个在外省乡村度过的童年,一个可以倾诉衷肠的导师”。对于成长中的教师而言,阅读就是这个“家”、这个“童年”,这个“导师”。

太阳岛

2014年“世界读书日”期间,“大夏书系读书节”在哈尔滨市香坊区举行。基于当地“依托教师阅读、浸润教师心灵、提升教育品质、成就幸福人生”的区域教师队伍建设思路,我们将活动主题确定为:“教师阅读如何内化为专业成长的营养。”通过中国人民大学黄克剑教授的专题讲座、杭州名师郭初阳老师的课堂教学、团队编辑参与座谈等形式,从理论、实践、自我反思等层面进行探讨。

那是我第一次身在哈尔滨,但在心里,我已经到过无数次——我的童年的歌《太阳岛上》所唱的“太阳岛”,就在哈尔滨:“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活动间隙的一次小聚,我斗胆邀请了一位女教师来一段,没想到她随即亮开歌喉:“……带着垂钓的鱼竿,带着露营的篷帐,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此情此景,于我而言,不正是“一个在外省乡村度过的童年”吗?

作为编辑,参与“读书节”无疑也是自身的阅读之旅。你可以遇到有趣的人,见识到在你原先的想象之外的场景,充实你的“硬盘”和“软件”,让每一天的“置顶”都有所更新。从香坊区的活动中,我们意识到,除了要关注当地的教育发展目标,也要满足当地教师的具体需求。在江西南昌、江苏姜堰、湖南浏阳、河南濮阳、江西弋阳、天津塘沽、广东增城等地举行的“大夏书系读书节”当中,在主题设计和内容安排上,我们努力于从人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探讨如何跳出“思维舒适区”,跨过“成长高原区”。

毫无疑问,“教师阅读”是一个极具时代性格色彩的教育关键词。它既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需求侧”,也是教师作为社会进步力量的“供给侧”。中国教育需要补上这一课,并使之成为必修课。如今的太阳岛,早已不是歌里所唱的样子。但是,歌里的太阳岛,还是那个太阳岛。人的阅读所得,便是其永远的“太阳岛”。

身边的光

2018年12月,甘肃省平凉市的第三次“大夏书系读书节”如期举行。我和同事任红瑚、陈凯分头来到活动举办地泾川县。此前两次,是郭雪丽、李永梅、朱永通等同事来的,他们为这次活动谋划了很好的框架和细节。

开幕式上,我代表出版社致辞,临时起意,说:“今天在场的老师,跟我一样穿红衣服的,会后请提供地址、姓名、电话等信息,我们将寄给图书一册。”按我在台上看,600多位与会的教师中,穿红衣服的大致20来人,结果最后登记了100多位。一位老师问:林老师,我带的红色水杯,行不行?同事告诉我,红围巾的、红挎包的、红手套的都报上了名。我感动于老师们对“红衣服”这个意象的现场拓展,以及热切的阅读初心:马上就要2019新年了,红即喜,书亦喜。

应邀来讲学的大夏书系作者徐明老师表扬说,这就是“现场生成”。也许吧,我只是偶尔有之,他所说的“现场”,已经是大家共同生成的现场。作为江苏省镇江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徐明老师的发言着眼于通识层面,面向教师发展的核心要义,诸如尊重,诸如学科意识,等等。巧合的是,另外两位讲课专家——大理大学的汲安庆老师专门讲到“学科史阅读”的问题,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罗晓晖老师强调了“学科定力”,而作为编辑的任红瑚,则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探讨了学科学习的发生机制与评价模式。关注学科阅读、学科素养、学科自觉、学科智慧,成为本次读书节的一大特点。

活动有一个环节,是教师、校长和专家、编辑的对话。正当一位老师发言时,突然停了电,会场暗寂下来,短暂的哗动之后,一盏灯亮起——他身边的人打开了手机上的手电筒,台下的老师也纷纷举起了手中的“光”……那是神启一般的情景,让人如沐如浴。我对平凉市教科所所长曹宁子老师说,难怪你给活动取了这么一个名字:一次阅读点灯之旅。

我相信,这“灯”早就亮着,并被不断点起。那是阅读之灯,大家举着,彼此照亮。

教师的“教育作品”

组织区域性的大型活动,是“大夏书系读书节”的常规模式,但非日常模式,毕竟其牵涉面大、所需资源多。在更多的时候,它在书店、在咖啡馆、在广场一角,或者在一所学校的活动室,以新书发布、作品分享、诗文朗诵等不同形式展开。

2016年年初,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的文集《教育如天,语文是地》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他的几名学生的操持下,1月16日,新书发布会在杭州市晓风书屋体育场路店举行。

除了王尚文教授高中教师时期和大学教师时期的学生,现场来了不少长三角地区的教育界同仁。作为发言嘉宾,浙江省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胡勤先生从王尚文教授当年的著作《语文教改的第三次浪潮》《语感论》等说起,回顾和总结了其学术贡献。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科研部主任曾宣伟、杭州市天长小学校长楼朝辉也分别发言,他们从各自的角度,阐叙了对“教育如天,语文是地”这一我视之为王尚文教授的思想框架和话语背景的理解。作为策划编辑,我则从书名、作者简介和后记等细节处,分享了这本书背后的故事。

王尚文教授是活动主角,自然要作“主旨发言”。他讲述了自己如何完成从“语感”到“语文品质”的思想突进,他说:“每走一步,都发现新的地平线,都有新的天空出现。”我是王尚文教授的老读者,缘于《教育如天,语文是地》一书,我和他有了一段美妙的“邮件往来”,也由此认识到,他有自己的“教师学”,所以我把他的话放在书的封底上:“真正的教师,不是向学生恩赐各种现成的真理,而是带领学生一起上升到能够看到洞穴的某种立场。”可是他又说,这些退休以后陆陆续续写的文字,“记录了我的困惑”。

教师的“教育作品”是什么?不是学生,不是学术成果,而是“困惑”——它来自发现与思考。

当阅读不再需要“推动”,当阅读经验不再需要“推广”,当阅读不止于服务专业发展,还成为人们安顿心灵、幸福生活的方式,我们才能说,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教师阅读生态形成了。作为一个时代课题,教师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将随着时光的展开而日益显豁;而作为一个活动平台,“大夏书系读书节”才刚刚开始了“教师阅读学”的探索。

(作者系“大夏书系读书节”联合发起人)

《中国教育报》2019年04月08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