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实施三维度一体化改革

北京师范大学

发布时间:2019-05-06 作者:孙薇薇 来源:中国教育报

在建设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征程中,学校聚焦“面向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教师”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出面向未来的“三维度·一体化”卓越教师培养实践,其主要举措有:

构建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教师职业素养教育三维度为基础的一体化培养模式。通识教育(六大课程模块)重在培养学生理想信念和开阔视野;专业教育(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重在培养扎实学识和必备品格;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体系)侧重培养仁爱之心和育人智慧。“三维度”各有侧重,又相互贯通强化,每个维度均进行全学段精心设计,实现育人目标和路径的“一体化”。

系统设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强化面向未来的教师素养。面向未来的卓越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在六大模块800余门通识教育课程基础上,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帮助师范生深刻把握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特征。

优化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提升前沿性,注重选择性。缩减专业教育课程;降低学科基础课比例;围绕学科领域核心热点问题,改进选修课课程内容;精选和优化专业核心课程,文科专业20门左右,理科专业25门左右。

推进教学方式变革,增强课堂获得感。开设新生研讨课,推进小班教学;实行“新生导师制”;课堂教学采用专题式、讨论式、探究式、翻转教学、混合教学等方法,增强学生对先进教学理念和方式的浸润式体验。

强化科研训练、教育实践和国际交流,激发创新潜能。坚持研究型教师培养,完善三级科研训练体系;开展多层面教育实践活动;推广长短期海外交流学习,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对话能力。

《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06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