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气
两院院士很多,但能持续在大众舆论场里形成话题的院士其实并不多。
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德民绝对算一个。
这两天,他又上热搜了。
因为AI(人工智能)修复技术的运用,很多人的旧照焕发新颜。而当有人将修复过的王德民旧照放在网上时,王德民再次火爆一把。
原因很简单,年轻时的他,实在太帅。
面如冠玉,剑眉星目,酷似某位当红的娱乐明星。
其实,多年前还没有AI修复技术时,王德民的旧照就已经因洋溢出压抑不住的帅气,火遍全网。
凭颜值收割一堆年轻人的赞美之后,王德民的功绩也被扒了个“底儿掉”——他是著名的石油专家,为我国的石油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年轻人表达敬意的语言很直白,他们“给学霸跪下了”。
王德民在网络上的火爆持续至今,甚至当同时段的一些娱乐明星都陆续过气时,王老爷子的人气依然高涨,一批批年轻人因颜值而来,受教育而去。
秘诀?
也很简单,在王德民身上,通俗文化的关注点和正能量达成了统一。
裂缝
在过去的几年里,插画师亦邻送走了病危的父亲,还一直照顾罹患老年失智症的母亲。
这段时间里,她把照顾父母亲的点滴,画成一幅幅画。如今,她办了画展。
画画,不仅仅是为了记录,而且是为了化解——小时候,她被送到外婆家养育,被别人称为“捡来的孩子”。她期待父母接她回家,却在每次父母前来探望时,因为害怕被拒绝而假装疏远他们来掩饰自己真实的需求。在以后的成长中,她也一直在渴望一份来自父母的认可。
可惜,后来她明白,这不可能。“上一代人习惯了精神粗粝的生活,他们不理解我为何痛苦。”
直到父母患病。照顾他们的几年里,她从幼时便种下的心结,还有和父母经年累月的矛盾,都通过绘画,慢慢化解。
每画一幅画,她都和父亲交流,她还教患上失智症的母亲画画。大家一起记录下患病期间的点滴。
“对画”,是为了对话。习惯彼此封闭的家庭成员,很难走出交流的第一步,但只要迈出了第一步,不论用什么形式,至少会跟之前不一样。
很多中国家庭,父母和子女的隔阂,都犹如冰川裂缝,看似狭窄,却深不见底。如果有合适的家庭教育指导,或许双方都不会如此挣扎。
练胆
当父亲的都希望儿子有胆量,为此很多父亲都会找机会练儿子一练,练出一身虎胆龙威。
李先生就是这么一位父亲。他是一名大货车司机,他决定结合自己专业,练出儿子的胆量。
在高速上,他把方向盘交到儿子手中,“开吧,儿子,练胆量!”
儿子果然胆量过人,一气儿开了300公里,一直开到了收费站。
可是李先生却没为儿子的胆量露出慈祥的微笑,反而手忙脚乱地跟儿子在狭小的驾驶室里闪转腾挪,自己坐到了驾驶座上。
李先生之子,未满18岁,无驾照。
执勤交警看见这辆大货车的驾驶员面孔如此年轻,心生疑窦,遂要求他们下车接受检查。
这才有了李先生与儿子上演乾坤大挪移的一幕。
看来什么时候该有胆,李先生不是很清楚,但什么时候该认怂,李先生倒是个明白人。
结局?李先生和儿子双双违法,接受处罚。
不知道儿子会不会斗胆问爹一句:“下次咱们还这样练吗?”
本期点评 高毅哲
《中国教育报》2019年06月18日第4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