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生活是最伟大的编剧

——观纪录电影《零零后》

发布时间:2019-09-13 作者:本报记者 王珺 来源:中国教育报

12年,对一个生命意味着什么?对一部纪录片又意味着什么?

开学第一天,一部跟踪拍摄12年的纪录电影在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场举行首映礼。观众中有“90后”(90岁)的顾明远教授、“85后”(85岁)的黄会林教授,有刚入校的“00后”大学新生,也有幼儿园的小朋友和他们的父母……

不能不说,这部“北师大制造”的纪录电影《零零后》打破了人们对纪录片的刻板印象。放映过程中,观众时时因片中孩子的童稚话语发笑,而在静默处,亦有泪光闪烁。有的观众说:“这个纪录片比故事片还好看!”顾明远教授评价影片用艺术的方式表现教育规律,是一个典范教材,为父母、老师教育孩子提供了很多启示。著名导演宁敬武给《零零后》打了96分的高分,认为它留下了这个年度最生动的电影表情,创造了一种影像奇观,有多重的读解价值。”

“用我的生命记录他们的生命”

纪录电影《零零后》通过12年的跟踪拍摄,塑造了池亦洋、柔柔两个个性鲜明的“00后”形象。从2006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同道带领团队拍摄一所幼儿园里的儿童,他们上小学、中学之后,摄制组继续跟踪拍摄,相继制作了纪录电影和电视纪录片《小人国》《成长的秘密》《成长的秘密之小学时代》等。这些作品在央视播出后曾引发广泛的讨论,并作为教育案例进入了大学教育专业的课堂。此次搬上大银幕的纪录电影《零零后》把超过1000个小时的素材凝结成89分钟的光影,诠释了“以生命记录生命”的纪录片的使命。

2006年,5岁的池亦洋在幼儿园领着几个男孩子唱《国歌》,小手认真地举过头顶,歌词没记住,直接从“筑起我们新的长城”切到“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2017年,16岁的他代表中国橄榄球青年队出现在国际赛场上,再一次庄严地唱起《国歌》。两个镜头切换之下,让人不禁惊讶于主创们的“先知先觉”:成长是无法预期的,导演竟可以预测未来?

这就是纪录片的力量吧,或者说,生活是最伟大的编剧。

选择儿童题材进行拍摄源于导演张同道对孩子的好奇。他说:“2006年,我的儿子4岁,他一度对我所有的提议都说‘不’。这些出生于2000年之后的孩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代人?当时,我的朋友李跃儿正尝试一种新型幼儿教育,她邀请我去她的芭学园参观。园里孩子自由生长,山花烂漫,每天上演的故事仿佛好莱坞大片。我跟她一拍即合,决定用一部纪录片观察儿童成长的秘密。”

写给“不完美”孩子的励志诗

影片中的“大李老师”就是李跃儿。电影中,她总是出现在危机事件的中心,面对孩子的哭闹、撒泼等情绪化表现,她好声好气地表达理解;对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她则温柔而坚定地说“不”。

池亦洋:“在球场的高空可以跳起来摸球。”大李:“可以用头顶,不可以用手摸。”池亦洋:“你不懂。”老师平静地看着他,也大声说:“我懂。”池亦洋:“你没权力判我犯规。”大李:“我有权力,我是裁判。”池亦洋:“你混蛋!”掉头扬长而去。大李老师蹲在他面前,同情地看着他:“我看到你很生气。”……

在《小人国》中出现过的足球赛场景在《零零后》中被保留了下来。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余斯思在东北师大读本科时,就分析过这个案例。在作业中,她这样写道:“对于这个小霸王似的男孩,老师采取的是包容理解的态度。但在涉及游戏规则这样的原则问题时,老师毫不退让。这种貌似争吵辩论的方式也是一种积极的引导,老师通过对犯规的处理和对幼儿辱骂行为的心理疏导,使幼儿建立起规则意识和行为意识。最后,老师用恰如其分的肢体安慰来纾解幼儿的情绪。”

李跃儿无比熟悉影片中这两个孩子,但对孩子们走出幼儿园后所面对的困境并不了解。在电影中看到这些场景时,她感到既心疼又欣慰。小学阶段,池亦洋像一头小狮子在深坑中挣扎,在课堂中无助、惆怅。“令我欣慰的是,遇到困境时,他能够以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无助和忧愁,会以大哭来发泄和诉说自己的压力。”她觉得柔柔在数学课堂上露出的自我解嘲的表情,“真的是太可爱、太健康了。这个表情意味着柔柔知道自己数学没学会但并不觉得这是见不得人的,这样的反应意味着她的环境是健康的”。在李跃儿眼里,《零零后》充满力量,带着浓郁的阳光味道。

确实,《零零后》记录的不是学霸,不是通常意义上“成功”孩子的成长轨迹。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童年人格建构的重要性,看到父母建立良好儿童观和教育观的重要性,看到什么样的爱才是教师应该给予孩子的。

洞悉多少成长的秘密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教育者

你见过一朵花绽放的过程吗?《零零后》便展现了这种生长的过程,也展现了时间的力量。能坚持跟踪拍摄这么多年,张同道说:“首先源于对成长的好奇。他们小时候是这样,再过几年是什么样呢?再换个环境是什么样呢?”因此在每个可能发生变化的时间节点,他们都会去拍,看看能不能捕捉到生命的变化。

面对这部有笑点也有痛点的好看的纪录片,大一新生董汶想问:“银幕上这些成长着的鲜活形象,真的可以代表我们这一代人吗?”“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华诗涵从影片中看到教育对人的深远影响。

着迷于生命成长秘密的张同道认为,《零零后》作为片名仅仅表明这部电影与2017年的电视纪录片《零零后》是“一家人”,池亦洋、柔柔和辰辰、一一、刘嘉阳、梁昊天、萌萌等一样,他们共同构成了《零零后》的主人公,甚至也出现在电影片尾的花絮里。他们是一群人,他们谁也不代表谁,每个人都有饱满的个性,就像满天星斗释放各自的光芒。没有谁能够代表一代人,但每个人的体内都蕴含着一代人的DNA。

无论观众是多大年纪的父母、老师,这部电影都值得我们再次发问:我们真的懂得孩子、理解成长吗?在生活这个伟大的编剧面前,我们选择做一个怎样的导演?做一个好的教育者需要洞悉多少成长的秘密啊!

《零零后》并不是一个句号,张同道的理想是继续追踪这些孩子的成长,直到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他连最后的画面都想好了:长大成人的“00后”在幼儿园门口,与自己的孩子挥手道别。

《中国教育报》2019年09月13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