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91名城区“名师”援教下乡,助力城乡一体化发展——

名师课堂“搬”到了农村

发布时间:2020-06-16 作者:特约通讯员 田明 本报记者 尹晓军 来源:中国教育报

听到对口学校缺音乐教师,春季一复学,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甘州中学教师、区音乐课程教学研究会理事、蒲公英导师聂菊花第一个向学校提交了申请,主动报名到甘州中学对口帮扶的大满镇中心学校支教。

和聂菊花一样,今年,甘州区共有24名“甘州名师”、67名音体美心学科蒲公英导师主动报名赴该区的农村偏远学校支教、援教。这是今年5月初,甘州区围绕解决农村教师队伍能力不足、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等薄弱问题,启动实施“1+1”城乡对口学校精准支教、青苗成长助力两项攻坚行动之后,又启动的艺体心联盟援教、“十百千”农村音体美教师素养提升、名师助力农村骨干教师成长等三项行动。

据介绍,在全力保障今年中小学错时安全开学的同时,针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2019年度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薄弱”问题,甘州区教育局统筹谋划,边督查学校防疫情况,边逐校调研排查,认真听取农村学校校长、教师、家长的需求,摸清岗位底数,摸清学科缺需底数。在此基础上,反复修改完善,围绕解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薄弱”等问题的精准攻坚、助力脱贫工程整改方案迅速“落地”。

“农村教育再不能弱了!我们要聚集优质资源,扩大名师效应,把农村教育发展的这块‘短板’补起来,让农村教师强起来,让农村学校‘活’起来,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收官战’,为党和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甘州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金铭的话掷地有声。

“带着感恩的心去,带着深厚的感情去,让所包校、助教点的学校有变化、教师有进步、学生能成长。”这是李金铭的心愿,也是每一位“出征”蒲公英导师发自内心的表白。目前,该区24名名师已主动承包16个乡镇学校,24个二级名师工作室也在包干乡镇学校挂牌,223名农村骨干教师全部纳入工作室管理;4个学科共67名蒲公英导师分组包抓各个乡镇最薄弱教学点,每周开展一次援教活动。

与此同时,甘州区不断完善“行政+学会+基地”草根化培训模式,学会精准设置课程,基地校提供精准服务,围绕单元教材教法等内容,实现了农村音体美教师线上精准培训全覆盖;基地校的28名教研坊坊主和108名教研员门对门、点对点、面对面地对80名工作不满五年的农村青年教师倾力帮扶指导,助力成长。

安阳乡金王庄村教学点距离甘州城区42公里,只有一年级一个教学班,5名孩子,3名教师。“这已经是超配了,以前音体美教学都是3名教师兼带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安阳乡中心学校校长郭玉毫不忌讳地说,“如今好事连连,城区来了一名音乐教师和一名美术老师,名师的课堂‘搬’进了学校,对口城区学校每周还有艺体美教师走教,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艺术社团活动。导师们还通过定点上示范课、开展集体研讨、分散回岗实践、团队集体帮扶、跟踪反馈等多种途经,让我们农村学校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援助’,师生们也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这在以前想也不敢想。”

有这样感受的可不止郭玉一人。花寨乡与安阳乡相邻,乡里只有一所中心学校。早在2017年,花寨乡中心学校就建起了高标准的心理咨询室,但一直没有专业教师,心理咨询室成了学校一个美好的“摆设”,也成了校长李荣多年的心病。“教育局征求各学校意见,要按需派名师驻校指导,我当即就建议马谞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在我校建立二级工作室,有名师坐镇指导,梦想变成了现实。”说这话时,李荣难掩内心的激动。

“一个都不少,一名都不差,一所都不弱。”这是甘州区教育局对人民群众做出的庄严承诺。从一门短缺学科教师补充到位,到优质资源均衡配置;从一个优秀团队的热情投入,到教育脱贫攻坚各项整改措施落地;从校级间门对门的互通互助、层级间点对点的示范带动、同级间点对面的合作支援,再到分层式面对面的线上交流研磨、常态化的驻点督查、学校捆绑考核……如今,这份承诺正化作一串串坚实的脚印,驻留在每一个乡村校园的深处。

“城区中心学校的门敞开了,校长和老师们伸出了热情的双手,与对口农村学校结成了友好学校、好伙伴。所有农村中心学校按师生比,村小、教学点按班师比足额配备,音体美等薄弱学科教师也全部补齐,农村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能力提升、素养提高的底线任务,也将如期完成。”李金铭说,甘州区下大力气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并肩行走的期盼和梦想正在成为现实。

《中国教育报》2020年06月16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