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教师应始终有一颗公正之心

发布时间:2020-06-19 作者:王营 来源:中国教育报

据悉,上海市教委曾对“孩子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进行过一次调研。结果显示,学生们最关心的不是老师讲课是否有趣、深入,而是老师是否偏心。学生们最看不惯的,是老师对班干部、成绩好的学生另眼相看,他们认为这样的老师不公正。

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的基本要求,是维护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教育部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要求:“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而落实好这一要求,老师要真正尊重每一名学生。尊重是一种情感投入,只有尊重学生人格的教师,才能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并在教学中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渴望得到尊重是人的内在需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渴望得到他人,特别是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学生天性活泼,会有一些“出格”的表现。对此,老师不能只想到维护自己的尊严,不讲情面地严厉批评学生,使犯错误的学生在众人面前无地自容,而要学会“热问题、冷处理”,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与学生单独交流,让学生认识到错误。

老师还要多关爱每一名学生。教学中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是,老师往往出于虚荣或其他利害关系有意无意地偏爱学业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了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学生的素质、潜能千差万别,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差别,才使得老师的教育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且富有创造性。教育好一个“优生”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教育好一个学习能力不那么强的学生。在一个班级中,尽管这样的学生数量不多,但有时影响力却十分惊人,老师对其忽视或讽刺挖苦,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班风日下,纪律涣散。

学生无高低贵贱之分,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老师不应对班干部、成绩好的学生另眼相看,要尊重所有学生希望得到他人尊重的心理需求。如果过分偏爱一部分学生,不仅会极大地伤害被忽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还会降低老师自己的威信。另外,老师还要力求对每名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和进步程度给予恰当评价,这历来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评价公正可谓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在评语、规则还是分数面前,老师都应做到人人平等、不徇私情、规范准确。人无完人,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老师不能一味表扬和赞赏,要客观地指出其不足,防止出现“捧杀”现象;对于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不要一味批评指责、置之不理,要多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对其取得的进步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加以肯定。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

《中国教育报》2020年06月19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