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项目式学习让在线学习接地气

发布时间:2020-08-27 作者:张静 杨保华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0年春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教育带来很大的改变。特殊的授课模式,给学校带来巨大挑战: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如何引导教师、学生、家长关注生活,用好网络,获得发展?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决定整合学生、学校、家庭、社会资源,用项目式学习取代单纯的文化课的视频教学模式,放开学生手脚,让学生自由地观察、自由地想、自主地做、自发地改进和探究。

收集资料,观察生活

开展什么项目?以什么为依据开展活动?研讨会后,我们形成了统一的认识:根据学校实验器材匮乏、严重限制科学实验的现状,项目研究以科学课本为依据,科学实验前置。

教师集体备课后确定项目主题,每周一个项目,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组成线上合作小组进行探究,随时分享研究成果。家长、同伴、教师是他们的智囊团,遇到问题可随时请教。

根据新冠疫情暴发的现状,第一周,中高年级学生确定以“细菌与病毒是否都是有害的”为研究内容。他们上网查询、查课外书、向专业人士请教,了解了有些细菌是对人有益的,有些是对人有害的。学生自己查阅大量资料得来的结论增长了知识,拓展了视野,比网课讲授的效果好多了。但是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学生只是将书上、网上获得的知识在课堂展示,没有通过自己实验、观察进行验证,留下的印象不深刻。其他年级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再次举行研讨会,讨论怎样立足教材,把“纸上得来”和“躬行”结合起来。深入的讨论放飞了教师们的思维,大家以中高年级的项目为突破口,细化研究主题“用生活中的现象,说明细菌与病毒并非都是有害的”,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如调查牛奶种类,发现各种牛奶的区别,了解“益生菌”助消化的作用。当我们鼻塞、打喷嚏、流涕、咳嗽时,会说“又感冒了”,而医生会诊断是不是病毒性感冒,说明有的病毒会不断侵犯人类。今春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不少人失去生命,可见有的病毒危害性很大。这样的研究,学生虽然没有动手实验,但在观察生活中生发出无限个研究点,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动手操作、获取新知

在开展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活动中,仅停留在综合实践活动层面,对指导学生生活作用不大。学校再开研讨会,把项目式学习的核心定位在联系生活、动手实验出真知上。

五年级第八次项目式学习选择研究一次性生活用品对环境的影响。学生都知道一次性用品对环境有害,但对于怎么有害莫衷一是,生活中并没有减少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的次数。研究过程中,学生把餐巾纸、牙签、塑料袋埋在土里并不间断浇水。3天、7天、10天后挖开观察有什么变化。学生发现这三者埋入土中3天后都没有明显变化,7天后餐巾纸、牙签分别变软发黑,10天后餐巾纸腐烂了,牙签发霉、开始腐烂,而塑料袋自始至终都没有什么变化。有学生坚持观察30天后,发现塑料袋依然如初。这一实验让学生认识到,一次性牙签不仅难分解,还消耗树木,而塑料袋不仅难分解,还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从而意识到,生活中要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

如何引导研究更深入,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们引导学生细化研究主题,分小组选择喜欢的主题进行研究。有小组选择“一次性生活用品对土壤和农作物、大海河流和鱼类等产生的影响”,有小组选择“统计家庭、超市、菜市场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的情况”,有小组选择“减少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的方法”,有小组选择“加速分解一次性生活用品的方法和一次性生活用品的再利用”,等等。在家长和同伴的协作下,各小组的研究结果以研究表格、研究报告的方式呈现在网课中,学生在研究中,在听取同伴的汇报中获得新知,加深了认识。

这样的学习既帮助学生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又让学生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了新的知识,使科学知识得以内化、创新和发展。

    细化任务、协作探究

由于隔屏相望,教师的指导并不能那么及时。怎么启发学生善问、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这需要教师在布置项目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项目研究组的核心教师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做出了项目研究的示范指导表,明确了在研究中教师、家长、学生的职责。

如六年级研究“谁能生存下来”,学生要做的实验是用手钳与夹子分别夹破花生,夹破一颗花生表示地雀吃了一粒种子,一分钟对比哪种工具夹得多。研究中学生的任务是:1.查阅达尔文的故事及关于人类进化的相关资料。2.做对比实验。3.结合实验和课本资料分析,为什么有的地雀能生存下来,有的地雀不能生存下来。4.如果你是一个鸟类学家,你在一个地方发现了一种未曾被发现过的鸟,请画出这种鸟以及它的栖息地并为它命名。

家长则需要给学生准备材料,如花生、手钳与夹子等。教师的任务是选择相关的视频等资料,随时跟进实验为学生解疑答惑,指导学生的研究向纵深处探索。

六(2)班计紫玉同学在实验时,先用筷子代替手钳,发现根本夹不破花生。再用镊子夹花生,效果也不佳。最后她用手钳夹花生,易如反掌。实验中小姑娘认识到用的工具威力越大,夹碎的效果越明显。工具的不断更换,让她认识到,地雀的喙越坚硬,生命力就越强。小姑娘由此联想到,人也是这样,心理越强大、能力越强,越能适应社会,在疫情期间,健康的心理也是我们对抗病毒的有力武器。由研究地雀联想到人,这难道不是意外的收获吗?

开展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提高了合作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让学生的眼中有了未来和远方。当然,我们在推进项目式学习课程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棘手问题:学生因无法面对面交流,小组合作不太充分;教师与同事间的协作不强,难以打破“一师一课”的边界;等等。这些都是有待继续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但我们相信,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坚持不懈地做,定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作者单位分别为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云湾光彩小学、襄州区肖湾中心学校)

《中国教育报》2020年08月27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