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上半年中小学生近视率比去年上升11.7%

三部门年底将评估 地方政府近视防控工作

发布时间:2020-08-28 作者:赵秀红 王家源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报北京8月27日讯(记者 赵秀红 王家源)“我们对9个省(区、市)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在疫情期间视力变化情况做了调研,调研结果还是很不乐观的。”在教育部今天召开的金秋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大规模线上教学客观上增加了青少年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9省份6月底的调研显示,与2019年年底相比,中小学生上半年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增加最多。

王登峰介绍,教育部对9省份14532名中小学学生近视率进行了调研,与2019年年底相比,这半年的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增加了15.2%,初中学生增加了8.2%,高中学生增加了3.8%。

这次调研还了解了学生的上网课时间、平时玩电子游戏时间或者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时间,以及户外体育锻炼、照明环境、书桌高度等因素对近视率的影响。“以上课为目的的用眼,时长不一样,近视率也不一样。”据王登峰介绍,1小时的近视检出率是45.8%,1小时到2.5小时的是49.3%,而2.5到4小时的是62.4%,超过4小时的是76.7%。

王登峰表示,下一步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解决青少年近视问题的氛围。

“从教育系统本身来讲,第一要控制在线学习的时长。”王登峰说,在线学习的时长,原则上要求小学不要超过两小时,初中不要超过三小时,高中不要超过四小时,而且每次连续看视频的时间也都有明确的要求。第二,加强体育锻炼。从调研结果来看,体育锻炼尽管并不像看视频一样对视力的影响幅度那么大,但是每天超过一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对于近视防控非常有效。第三,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八部门的文件把青少年近视率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体育总局已经出台了近视防控效果的考评办法,从今年年底开始,将对照上一年各地近视情况和今年的近视情况,对各地工作进行评估。

《中国教育报》2020年08月28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