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劳动需要更多教育设计

发布时间:2020-10-30 作者:吴奇 来源:中国教育报

当下,劳动教育在一些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一些学校、家庭开展的“劳动教育”,如“拖拖地”“扫扫操场”“做小手工”“洗洗碗”等,在笔者看来还算不得是真正的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不应该是“玩点花样”“弄一两节课”等作秀行为,而应该是有课程、有发展、立体式的系统工程。劳动教育不应该是“一阵风”,而应该是持续的、扎扎实实的,不但需要学生们动手,还要动脑,更要入心。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美德。然而,过去一段时期,针对少年儿童的劳动教育被不同程度忽视了。在家里,一些孩子“草刺不捏”,连“扫地”“扔垃圾”这些最简单的家务都不干;在学校,除了打扫教室卫生、简单的学农活动,也就没有什么“劳动”可干。究其根源,是有些家长和学校的教育价值观出了问题:一味追求“分数”,其他一切都要为“分数”让路,劳动教育自然也就很容易被忽视。结果,一些少年儿童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甚至养成了好逸恶劳、游手好闲、投机取巧等错误观念和行为模式。

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对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负面影响非常大,不仅影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而且与新时代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不相适应。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作为劳动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家长从孩子的幼儿期就要有意识培养“劳动意识”,不要剥夺孩子劳动的权利,从力所能及的家务中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做到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有了在家庭教育中打下的深厚基础,学校的接力棒才能更有力地传递下去。学校的劳动教育则要规范化、制度化,要有设计、有课程,可以结合实际,开展有特色的劳动教育活动。比如,在一些劳动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的中小学,学生们在实践基地可以参与田间劳作、标本采集制作、无土栽培体验、中药材辨识等实践体验。再比如,有的学校依托“网红景点”生态园,设计些极具匠心、新颖活泼的活动,将劳育、美育有机融合起来,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一些学校还恢复了学生卫生责任区,把公用教室卫生的清理打扫责任也分解到了各个班级,提高了学生们参与劳动的责任心,使学生逐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不仅如此,还有的学校把劳动教育与“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教育进行联结,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在更深层次上铸魂育人。

不容忽视的是,中小学要开展好劳动教育,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比如,为中小学生搭建劳动平台,对学生开放实践场所,并适当组织公益劳动,让学生在全社会的“劳动教育”氛围中接受教育,认知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综合育人价值。

(作者系天津中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0年10月30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